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X-Men: Days of Future Past---X戰警:未來昔日v.s異己越界

At Finnkino, Espoo

X戰警》與《X戰警2》導演布萊恩辛格Bryan Singer 2014年回鍋執導,集結兩代變種人戰力,穿越時空,並肩作戰。劇情峰迴路轉,戲劇張力萬千。上映首週來勢洶洶,橫掃全球票房,勢不可檔。

 

X戰警:未來昔日》故事敘述為《X戰警:第一戰》和《X戰警:最後戰役》的雙向平行續集。萬磁王與X教授兩派陣營分裂,因失去魔形女的哀痛,英國新興硬底子James McAvoy所飾演的X教授失魂落魄。而歷經最後戰役10年後,在冰天雪地的深山石宇中,萬磁王與X教授為阻止哨兵兵團Sentinels趕盡殺絕變種人的命運,派遣金鋼狼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扭轉1973年白宮演說殺人案件,好以維護變種族群的福址與存活。


 

個性鮮明,勢不可檔的金鋼狼休傑克曼第七度再戰大螢幕。迷人口音、壯碩體格、胸肌發達、臀型飽滿、落腮鬍髭配上古巴雪茄的橋段,視覺饗宴上已令女性觀者們小鹿亂跑亂撞,極致滿足。其變種細胞高速重組的優勢,使金鋼狼越了界,於1973年,見識到了異於原本熟稔的野獸、X教授、萬磁王、魔形女,甚至是相遇了瀕臨遺忘的自己。

 

變種人們加入X戰警團隊之前後,對於異於常人的超能力,從認知、恐懼、理解、運用至合作的歷程,實為自我形構與重構,卻也不時糾結於流動的權力與權力的洪流之中(例如小淘氣於《X戰警3》注射藥物而好成為正常人類女孩)。相較於為數眾多的正常人,變種人們不啻為當今社會中的弱勢/異己。編導團隊也透過金鋼狼之觀點,探討X戰警之所以稱之為「X未知」,是因為「常人」與「非常人」的界線與是非,模糊難辨。而透過異己,才得以探索自我存在的意義,進一步了解全體的希望與失落。而排除異己(Trask企業研發哨兵Sentinels以消滅變種人們)的手段無異為寡頭政治的操作下,恐懼於「異己」的潛能,必得棒打出頭鳥,壓制多聲發言,好以維持重秩序、講輩份的父權階級體系。

 

呈現於英雄電影中的場景,影射美利堅的帝國想像。開場一景,俄羅斯巡邏弋飛掠的屍塊遍地,加諸中國境內暴風不歇的陰冷大宅,在在影射當今父權主義濃厚的強勢經濟體不可避免的衰落與崩壞。或許范冰冰所飾的閃爍一角,稍可平衡英雄電影中男強女弱v.s西霸中衰之不足(但每當閃爍製造時空洞的「嘿嘿」發語詞,總覺幼稚,倒是Ellen Page所飾的幻影貓,角色個性既堅毅又可愛,非常討喜)。


有趣在於,片中美法越會議一橋段,室內壁畫為法國浪漫派大師Eugène Delacroix1830繪製的「領導民眾的自由女神」(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 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ople現收藏於巴黎羅浮宮美術館),以民主、自由、博愛為號召的繪畫主題,實為當時Delacroix反對查理10世專制之宣言其與變種人們反動威權政府的精神,不謀而合。

 

當萬磁王對X教授坦白1963JFK刺殺案件時,讓子彈轉了彎,好以保護甘迺迪,因為:「約翰是我們的一份子」。眾所周知,美國第35屆總統為民主自由派之代表,但其一生皆不時與自身疾病鬥爭抗衡,也與變種人們所追求的理念,和一生所承受的本能(許多變種人的超能力最初被視為疾病的隱喻),相呼相應。以此而推論,漫威創作團隊以變種人們於大銀幕發聲,實際政治傾向是趨於左翼思考的。

 

Eugène Delacroix 1830 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

1973年的美利堅合眾國,正值陷於越戰的膠著與石油危機的爆發。《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中的Tyrion Lannister變身為Trask企業總裁,氣勢凌人、咄咄發聲、鏗鏘有力、步步盤算、毫不手軟的Peter Dinklage,實為本片繼金鋼帥狼、星鑑艦長與巫師甘道夫,最亮眼的硬漢型像之一。而新生代演員Even Peters所飾的Quicksilver 讓《X戰警:未來昔日》所打造的定格特效場景,增添不少逗趣幽默感。影片中的變種人們竭力竄改歷史事件,而以自保,漫威團隊也稍稍扭轉了美國歷史JFK之謎(原本只有史恩康納萊在The Rock中透露給尼可拉斯凱吉知曉),也不失為一精心策劃的娛樂小插曲。

 

影片工作人員名單全程跑畢後,彩蛋諭示著第一代變種人天啟,組合金字塔不過為超能力中的一片小蛋糕。天啟生於埃及第一王朝,天啟四騎士為其忠心使徒。此結合古文明與聖經預言的大絕招,X戰警們勢必得於20165月,呼風再喚雨,全球大開戰。


SHARE:

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Snowpiercer《末日列車》:「權力即知識」之後現代韓式暴力啟示錄

Snowpiercer《末日列車》改編自法國Jacques LobBenjamin LegrandJean-Marc Rochette的科幻漫畫Le Transperceneige,為韓國導演奉俊昊首部英語電影並由朴贊郁監製,齊聚美、英、韓三國多名影星同車飆戲。

因氣候暖化,人類打造出名為CW7機器來調節氣溫,但最終失敗而導致全球進入冰河期。僅存的人類乘坐於自給自足的列車廂裡,不知是否有盡頭。列車前區的上流寵兒們奢華度日,恣意狂歡;後段的勞工被壓榨剝削,飲食失調,環境惡劣。末節車廂的人們不堪忍受,決定起義反抗。叛軍領袖Curtis(由美國隊長兼霹靂火Chris Evans)孤傲帥氣,策畫利用暴動來奪取神祕獨裁者威佛(Wilford)所掌控火車命脈的引擎區,他先行解救被囚禁的列車安全系統設計專家南宮民秀(Song Kang-ho宋康昊飾),但是此次反動也因為橫生枝節的種種意外而更加哀痛險峻……。
在原著中共有1001節的車廂電影版本只製作了26節長20公尺總長超過500公尺的道具車廂最初計畫在韓國拍攝,為了呈現出穿越每節連接的劇情動線,最少也得動用到三至四個車廂,且需要一長達約100公尺的攝影棚無奈在韓國沒有適合場地,美國攝影棚租金又太昂貴最後劇組選定位於捷克的Barrandov Studios開拍由攝影《太極旗飄揚》的洪慶表執鏡,20127月殺青後期製作於韓國完成。

於電影主題,導演奉俊昊在採訪中表明:「很明顯的,《末日列車》就是一部政治電影。人們的生活總是在一定的體制內。《末日列車》就是這樣的故事:人們既想安逸於體制內v.s又想突破體制外的雙重慾望在電影中出現的人物都表現了出來。但是歷史上又能有幾個切·格瓦拉呢?
在現代主義之前,「知識即權力」(knowledge is power);但是傅科(Michel Foucault)
將此邏輯關係顛倒,他認為:「權力即知識」(power is knowledge)。末日列車為生態系統的象徵,末節/中階/頭等車廂為父權階級的隱喻。美國隊長Curtis發動起義時終極目標便設定攻下由Wilford(權力)掌舵的系統引擎區(知識)。權力(Wilford)提供一個政治正確的形式規範;也是真理,它既是權力生產出來並加以傳播的,反過來又再生產更大更高的權力。

美國隊長從小生長於晦暗汙穢的貧民窟。象徵拾荒與遊民階級的末節車廂,為權力者控(宰)制與醜化邊緣者的監獄。階級鬥爭的過程中,美國隊長帶領當權者口中的暴民,一路戳刺剁砍,衝破武警與貪官(Tilda Swinton暴牙扮醜頤指氣使卻又膽小如鼠的欠槌樣實為本片黑色幽默之一)的圍牆,親眼見識了垃圾食物的製造過程,生意盎然的生物圈,蓊蓊綠綠的植物園,高檔優雅的壽司吧以及五光十色的夜店趴。而繽紛粉嫩的幼兒園車廂中,表情誇張的班級導師(Alison Pill,當下發覺曾在The Pillars of the Earth中扮演莫德王女的Alision其實挺適合諧星路線)帶領天真無邪的小學生們,一齊歌頌偉大領導的橋段,頗有以南韓觀點看待現今北韓當局的國族隱喻。
整個列車運轉系統中起作用是當權者的「位置」,而不是Wilford此人的個體。在權力位置關係中,他受限於其權力地位,沒有自主性。Ed Harris從絕地任務(The Rock)扮演傭兵指揮官以來那湛藍卻冰冷雙眼,堅毅不屈的肢體語言,實為父權高階的最佳人選。他所飾演的Wilford主體性(自主性)早已消融於其位置所隱含的權力中。他無法暢所欲言,只得依照無以改變的機率模式,以鎮壓手段控制全列車的有限資源以及日與遽增的人口,並用奢華的物質生活尋求心靈的補償與解脫。

控制末日列車的規訓方法,是對人民身體與思想的操控;一是禁閉(末節車廂);二是分隔(武警與鐵門);三是專門位置(每節車廂所代表的社會階級)。這幾種空間控制的方式,目的在於避免上下不同位階一些不期而遇所導致的流動和不確定性。唯有透過異己(the other,例如:勞工奴隸肢障者)的存在,才能突顯當權者的與眾不同。本片的攝影手法更突顯了當前全球的人種位階:非洲人為全世界受苦(童工小男孩Tim)亞洲人為經濟辛勤勞動(武警首領等)而歐洲人正在為人類的未來商討大計(Ed Harris飾的Wilford)
有趣在於,當一男一女蹣跚驚恐地步出列車大門時,雄壯威武的極地動物暗示著:脆弱人類無以生存之處,仍充滿新生的可能性。與之關於此片時空場景無以科學根據的(無頭無腦)網評相較,《末日列車》實為三位法籍漫畫鬼才之於後現代主義大師傅柯之於權力理論的致敬之作也為喬治歐威爾的動物農莊(Animal Farm)一書中階級鬥爭的重新詮釋,更為一充滿韓式暴力的後現代啟示錄

At Finnkino, Helsinki 
Special Thanks: JMH
Photography & Wroks Cited:
SHARE:
Blogger Template Created by pipd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