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7日 星期四

Oppenheimer《奧本海默》核爆實驗中的女性焦慮,崇拜主義中的「裂變」與「融合」

我現在蛻變為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薄伽梵譚》第十一章第三十二節

 

原子彈之父-曼哈頓計劃-太平洋戰爭-珍珠港事變-廣島與長崎

 

1904年出身於紐約市德裔猶太家庭的的羅伯特奧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1904-67),父親為紡織品公司總裁,母親則為畫家。1927年奧本海默於德國哥廷根大學完成物理學博士學位後,曾於1929-43年間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任教高等物理課程。二戰期間,歐本海默參與由美國陸軍工兵隊格羅夫斯中校(Leslie Richard Groves Jr.1896-1970)領導的「曼哈頓計劃」,並於新墨西哥州Los Álamos(西語為橡樹)實驗室,集結英美精銳科學家,於1945年以約翰·多恩的《聖十四行詩》中為靈感命名的「三位一體」(Trinity)試驗中,成功引爆首枚研發的內爆式核武「小工具」,因此,同行暱稱『奧比』的羅伯特奧本海默,是為「原子彈之父」。

 

英國鬼才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2023年交織核爆實驗、崇拜主義、法庭辯論、浪漫私情的奧本海默》,改編自2006年凱柏德Kai Bird和馬丁薛文Martin J. Sherwin合著的傳記小說《美國普羅米修斯》American Prometheus: The Triumph and Tragedy of J. Robert Oppenheimer — 以馬丁薛文耗時25年,匯集奧本海默相關史料以及訪談素材而成。奧本海默》也是諾蘭2017年《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之後,第二部以二戰為背景的磅礴大作。與老班底霍特瑪Hoyte van Hoytema搭擋,採用65毫米膠片拍攝,以IMAX 70毫米投影,其身臨其境之感,縮短了觀者與天才之間的距離:自鳴得意、卻滄桑困惑、佈滿細紋的削瘦臉龐,既是遠景又是鏡相,一言一語、一悲一嘆,皆代表著人類歷史重大事件的震撼性。


奧本海默與核爆實驗

 

飾演奧本海默的愛爾蘭裔實力派席尼墨菲 Cillian Murphy長年為諾蘭《黑暗騎士》系列與《敦克爾克大行動》配角老班底,但幾近瘦骨嶙峋的體型卻是擔任奧本海默》重責大任中最有說服力的武器之一,與他並肩作戰的軍事將領們那樂觀而堅定的性格形成鮮明對比。奧本海默是原子時代的科學巨擘,是被科學無限可能性所吸引的奇才,但是當他意識到其創造物具有無限毀滅性,為時已晚。在人類身上釋放的毀滅慾望,不可避免地在奧本海默那張空洞不安、陰魂不散的皺眉臉旁逐一顯現。席尼墨菲那雙有如冰封之湖的湛藍之眸,是奧本海默》抑鬱卻狂暴基調最有說服力的武器之二

 

編導跳脫奧本海默的童年家庭生活,直接探究其早期輝煌的學術生涯,他有些格格不入,被熾熱的世界末日幻象折磨著:嚴謹的實驗課程、激烈的黑板塗鴉、齊聚諾貝爾獎得主的研討會、與愛因斯坦的關鍵相遇,無非皆是天才齊聚的電影敘事,就好像我們正在冒險進入原子本身的核心,倏地身臨奧本海默的生活漩渦。


席尼墨菲那沈穩、內斂、富有磁性的聲線,毫無粘膩嘮叨的口音,在講堂上、在實驗室、在派對裡、在半夢半醒之間,甚至爾後在一場觸及了他生活方方面面的安全審查聽證會,無不是代表科學無限與人類極限最有說服力的武器之三。

 

原子彈改變了世界戰爭史,定義了奧本海默的遺產,也因而衍伸了無數傳記與電影。諾蘭與團隊無意重新演繹灰燼中的城市全景,也避諱無辜受難者血水剝皮的紀實,更無有道德絕對的政治立場,而是以精湛而善變的配樂,控訴原子彈戰爭的恐怖與毀滅。配樂大師Ludwig Göransson以電線陰陽極碰撞的擦裂滋滋聲,明示原子彈試爆期間,眾家科學家與美國軍方的緊繃、興奮與舉棋不定;低頻、深沉、觸動心脈的定音鼓,實現了內爆式核武的猩紅、閃耀與絢麗;音景中反復出現雷鳴般的木板跺腳聲,象徵奧本海默職業生涯的勝利和榮耀時刻。但隨著輻射災難的擴張與人性光明與黑暗的強力拉扯,奧本海默幻聽之間,無不象徵政治角力的威脅,以及無以彌補的傷害。


奧本海默與崇拜主義

 

快版節奏卻支離破碎的敘事,穿越美國歐洲各大城市與小市鎮。但是諾蘭善用肖像主義,一為致敬物理數學史上無數菁英奇才,二為吸引英美眾星雲集,大飆演技,鞏固傳記電影的多方觀點與連接繁瑣的專有知識解釋。英國名導肯尼斯布萊納,也是諾蘭老班底,飾演研究原子模型、奠定量子物理基礎的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波耳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 1962仍然帥氣有型的喬許哈奈特,飾演因發明粒子加速器而榮獲193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歐內斯特勞倫斯(Ernest Orlando Lawrence1901– 58;《失速夜狂奔》Good Time導演Benny Safdie飾演猶太裔匈牙利理論物理學家,被譽為「氫彈之父」的愛德華·泰勒(Edward Teller,匈牙利名為Teller Ede1908-2003,為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的主楊振寧博士的指導教授)影壇變色龍蓋瑞歐德曼這次搖身一變為美國第33任總統杜魯門,與奧本海默橢圓形辦公室的對話,也直接點名編導之於美國總統對於核武運用的揶揄與質疑金獎影帝雷米馬克也幾乎以友情客串的身份飾演操作員大衛,安靜自持,鏡頭極短,但是卻凸顯奧本海默之於非學者」的輕蔑與漠視,卻在小勞勃道尼飾演的政客主席公審會上,有著舉足輕重的話語權力,翻轉劇情高潮。 


在德國入侵波蘭的消息傳出後,奧本海默的生活軌跡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他招攬進行粒子加速器和迴旋加速器研發的勞倫斯與軍事負責人(麥特戴蒙飾演Leslie Groves中校)啟動「曼哈頓計劃」,而奧本海默的左翼傾向——包括於西班牙內戰期間的反法西斯主義,與他的兄弟弗蘭克等共產黨員的交好——於計畫啟動後也一一浮現,隨著奧本海默成為焦點,世界也成為了焦點。



〈「裂變融合」〉

 

諾蘭賦予奧本海默科學熱情、人性試煉以及良心譴責的極度拉扯,以倒敘、回憶、幻象的多重時間線結構,分解為具有啟發意義的傳記影像。以顏色鮮豔的攝影代表熱情洋溢、眾星雲集的科學研究生涯為主軸,再以高對比黑白色調,遊走在非黑即白、無情控訴的聽證會與公審會。鮮明與黑白色塊交錯排列,纏繞類似DNA雙螺旋形。諾蘭甚至在影片上標註裂變fission)與融合fusion元素合併)的字樣,好以進行科學研究生涯」與「聽證公審會」的後製剪接。註一

 

諾蘭將黑白與彩色部分先裂變,後融合。第一為利用1954年出於政治迫害動機的安全審查會,直指了小勞勃道尼飾演的史特勞斯(Lewis Strauss)的老奸巨猾,以及他與奧本海默的崇拜主義關係,闡述立場的分裂與人性的復雜性。第二為以1959年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前主席史特勞斯擔任內閣職位的聽證會,創造了以影像和對話進行到的與科學辯證的綜合。

 

諾蘭以黑白色調的審查會與聽證會兩橋段,闡明了奧本海默和其他猶太裔科學家(其中一些是納粹德國的難民)如何以自我剖析的存在主義角度看待他們的科研工作。最諷刺在於,奧本海默的曠世奇才、優秀資歷、國際聲譽和戰時對美國政府的貢獻,仍無法讓他擺脫政治遊戲、小人虛榮和麥卡錫主義中赤裸裸的反猶太主義。

 

這些黑白序列的調查會與聽證會定義了奧本海默三分之一篇幅。冗長激辯的法庭辯論有時令觀者坐立不安,諾蘭似乎過於著迷物理學英雄人物所經歷的答辯考驗,或許,也是編導希冀觀眾身臨其境,體驗奧本海默的心力交瘁。奧本海默終其一生飽受憂鬱症纏身之苦,他效忠於量子物理的熱情如火,最終只重複普羅米修斯的高加索山放逐。他憂鬱眼神緊閉,強光、猩紅的蕈狀雲吞噬著理性與感性,眼界一開,身處的反猶太極右派氛圍就好比T.S.艾略特那孤獨乾涸的《荒原》。

 

奧本海默與女性情節

 

當然,諾蘭是高度陽剛主義的,對於男性角色細細琢磨,對於女性角色的處理明顯粗略,打從《黑暗騎士》與《星際效應》便可略知一二。弗洛倫斯·普伊Florence Pugh飾演奧本海默的情人Jean Tatlock鑽研精神醫學,片中卻徒留只有裸露、嫉妒、絕望與自盡,對於她的雙性戀傾向導致自我懷疑卻隻字未提,而本片中被美國審查列為十八禁的性愛橋段在歐洲情慾文化中根本不足為奇。艾密莉·布朗特Emily Blunt飾演奧本海默妻子Kitty Oppenheimer,為美國生物學家兼新墨西哥州Los Álamos健康小組中協助人員,其進行血液測試,以評估核爆後輻射危險性,本片也未加以陳述。她溫暖了奧本海默宛如荒原的孤獨內心,相對有話語權,爾後於公審會的犀利對答,以及頒獎典禮那無言的怒視,傳達了她善於洞察人性的理性,是諾蘭對於女性角色反轉的處理,但是在前半段描述,Kitty Oppenheimer僅僅是嗜酒成性、淚眼汪汪的新手媽媽。兩位女性要角,青春大好時,卻好似都成為奧本海默求學時期熟稔的畢卡索1937一系列抽象畫作《哭泣的女人》Femme en Pleurs 一般,無助無依。


 

結語


黑頭原子彈是近代能源史的新興火種,小男孩與小胖子的順勢猛攻(註二),是量子物理的高度發展,加諸德國納粹主義、美國的資本體系、日本的帝國主義,麥卡錫主義反共思維以及美蘇的軍備競賽之下的「科學怪人」,卻也宛如薛西佛斯的輪迴巨石,奧本海默勢必背負毀滅世界的譴責與苛責。電影的非線性敘事的複雜性,就好如科學家們的記憶拼圖,所有的碎片與誤會最終匯聚在一起:奧本海默是科學與政治交叉點的化身,是分裂資本的新左派,是的反叛者的原型,是無知壓迫中解放者,或許也是女性的終極渴望、又是神經質的極度展現,是二戰期間的Victor Frankenstein,奧本海默不僅僅是美國的,更是全世界的The Modern Prometheus(註三)。

 

然而,於道德與科學邊緣極度拉扯的科學巨擘,卻時時引用《薄伽梵譚》第十一章第三十二節中的詩句,審視自我:

我現在蛻變為死神,是世界的毀滅者」。

I am become Death, the destroyer of worlds.

 

註一

裂變」(fission是由科學家Lise MeitnerOtto Frisch 創造的術語,以生物學中描述細胞分裂的術語二元裂變命名。正如細胞分裂一樣,原子在裂變中分裂成更小的粒子。當一個較不穩定的同位素(質子數相同但中子數不同的原子)受到高速粒子(通常是中子)轟擊時,就會發生裂變。這些中子被加速,然後撞擊不穩定的同位素,導致其裂變或分裂成更小的粒子。這會分裂目標核並將其分解成兩種較小的同位素(裂變產物)、三個高速中子和大量能量,由此產生的能量隨後可運用於加熱核反應堆中的水,並最終產生電力。

 

而當兩種低質量同位素(通常是氫同位素)在極端壓力和溫度條件下結合時,就會產生融合(抑或是聚變fusion)。氚和氘原子(分別是氫、Hydrogen-3Hydrogen-2 的同位素)在極端壓力和溫度下結合,產生中子和氦同位素。與此同時,大量的能量被釋放出來,是融合產生的能量的好幾倍。

 

裂變和融合和都是產生能量的核反應,但過程卻截然不同。裂變是一個不穩定的原子核分裂成兩個較輕的原子核,融合是兩個輕的原子核結合在一起釋放大量能量的過程。雖然過程不盡相同,但是在能源製造工程中皆不可或缺。

https://nuclear.duke-energy.com/2021/05/27/fission-vs-fusion-whats-the-difference-6843001

 

註二

小男孩與小胖子(Little Boy and Fat Man)是美軍於1945年投擲於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的代號暱稱。

https://ahf.nuclearmuseum.org/ahf/history/little-boy-and-fat-man/

 

註三

《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是英國女作家瑪麗·雪萊最初出版於1818年的長篇小說。科學家Victor Frankenstein利用從墳墓挖掘出的屍體製造人造人。中文版譯作《科學怪人》,又名《科學怪人:另一個普羅米修斯》,又譯為《法蘭克斯坦》,是西方文學中的第一部科幻哥德小說。而小說人造人的非人類稱之為「Frankenstein的怪物」,是許多當今影視怪物角色原型。


感謝關鍵評論網【影劇】版2023/07/25刊登【影評】:《奧本海默》崇拜主義中的「裂變」與「融合」,名導諾蘭的陽剛再度忽略了女性?

關鍵評論網2023/07/25電子報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9212


SHARE:
Blogger Template Created by pipd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