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Star Wars: The Last Jedi《星際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原力所滂礡,經典萬古存

由迪士尼與盧卡斯影業Lucas Film共同製作的《星際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緊接2015年《星際大戰:原力覺醒》之續集,為影史經典系列第八部曲。2015年九月於倫敦松林製片場開拍,2017年聖誕檔期美國首週票房大破2,2億美金,雄霸年度之冠。除了2015年原班人馬穿梭奮戰於各大星系間,2017年還加碼《侏羅紀公園》蘿拉鄧掌舵杜拉斯戰艦,以及以《切.瓦格拉》獲得坎城影展最佳男主角的Benicio Del Toro飾演神秘解碼人。

弒星者基地戰役後原力覺醒的「芮」,長途跋涉到擁有千年絕地遺跡的Ahch-To行星,三顧茅廬拜訪絕地大師天行者路克。而新共和國所屬的武裝組織抵抗軍Resistance,在首領莉亞公主的帶領下,揭竿而起,以力挽狂瀾之勢對抗第一軍團的無情砲轟。芮的好友芬恩與整備作業員蘿絲為了拯救被第一軍團摧殘無幾的反抗軍們,便潛入敵軍至上號,企圖關閉光速追蹤系統。《星際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的故事線就在三組人馬間兵分三路,聲東擊西,乘勝追擊中交錯呼應。
喬治盧卡斯的星戰靈感,源自希臘悲劇與神話學大師坎伯Joseph Campbell 1949出版的超經典著作《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論述到英雄的原型,以及父與子的課題。盧卡斯依據坎伯的旅程迴圈理論(monomyth)與東方思想,於星戰系列注入了「原力」的概念。所以我們觀眾在科幻場景與聲光特效中,還是見證了父子相爭,權力階級以及悲劇英雄等等千年不變的老掉牙主題。而原力,也就是東方文學/武術文化中所提倡的「氣」,自1977年《星際大戰:曙光乍現》以降,2017年的《最後的絕地武士》,呈現了令影評影迷們驚喜連連的元氣與正氣。

令本片元氣爆棚,驚喜連連有三:遠在天邊孤島的芮與在至上號戰艦的凱羅忍,冥冥之中藕斷絲連,不但有小倆口般的吵架拌嘴,芮還可以不小心、小害羞地一瞥黑武士壯碩結實的體格,(但是本小姐還是認為飾演黑武士凱羅忍的Adam Driver太神似出櫃的愛爾蘭唯美主義作家奧斯卡王爾德,其女性陰柔特質勝過黑暗墮落的架勢),他們之間若有似無的神秘情愫,好似天行者路克與莉亞公主的兄妹情誼(在《星際大戰:帝國大反攻》中,身世未卜的路克還陰錯陽差愛上自己的胞妹莉亞咧),爾後又見兩位肩並肩,心連心光劍大戰邪惡帝國最高領袖史諾克Snoke,引發一場蠢蠢欲動的曖昧氛圍,是劇情驚喜之一。在時間平行線上,芮的好友芬恩與蘿絲原本相互懷疑,爾後相識,最後相救的性格發展起伏,那生死關頭的輕輕一吻,是驚喜之二,也是平民小英雄立大功的劇情高潮。
黑暗軍團與反抗軍在基地星Crait的激烈陸戰,在莉亞公主陷入絕望之際,天行者路克突然現身,且刀槍不入,砲火不通,直至黑武士侄子親自單挑絕地大叔,才發現他恨之入骨的軀體不過是一縷幻象hologram。聲東擊西的拖延戰術,得以讓新生代武士芮施展超能原力,與Chewbacca駕駛千年鷹號接應莉亞公主與反抗軍成員,並宣示反抗軍永不退卻,是本片驚喜之三,也是星際大戰世代交替的轉折點。

40年前,稍嫌稚嫩的Mark Hamill與英俊帥氣的哈里遜福特與開啟了星戰篇章,加上凱莉費雪三人行。天行者、莉亞公主以及與夫婿韓索羅(婚姻關係)皆為皇室成員,也是銀河帝國英雄英雌,頗符合神話學大師坎伯Joseph Campbell超經典著作《千面英雄》論述到西方英雄的原型之一:高尚、美麗與自持。40年後,原力覺醒的芮,是賈庫星球的拾荒孤兒、芬恩是帝國風暴兵團的叛逃者、蘿絲是機艙整備作業員,而曾在《X戰警》飾演大反派天啟的Oscar Isaac則是戰鬥機飛行員Poe2017年星際大戰的得勝者,皆是小兵立大功,他們既非權貴,也非名人,更非高尚自持(本小姐目前還是高度懷疑,劇組選角為何決定名為芬蘭人/芬恩/Finn的角色,敲定了下巴超厚道的奈及利亞裔英國人John Boyega飾演,《決戰猩球》應該比較合適才對;而和《鐵達尼號》的凱特溫絲蕾飾演的經典角色蘿絲相比,越南裔的Kelly Marie Tran是維尼小熊來著呀!),卻頑強抵禦了代表富二代的凱羅忍驕傲、憤怒與貪權的暗黑勢力。芬恩與蘿絲為了尋找神秘解碼人而來到位於Cantonica星的Canto Bight賭城,富人權貴階級在此處逃離戰爭、日夜笙歌、醉生夢死。賭城可以是拉斯維加斯、東京、倫敦等等繁華大都會的象徵,而其黑暗面就是專靠奴役與童工提供各項服務。與來自無產階級的芮、芬恩、蘿絲和Poe相較,奢豪賭城與一級戰區(以中東、東非等地區為象徵)的分野,其實就是咱們地表上真實世界的警示寓言:資源掌握在少數,窮苦卻為金錢服務。
片中的驚喜巧思,卻也牽連著一絲絲不捨與哀傷。編導們於《星際大戰:原力覺醒》終結了韓索羅的後續發展,在《星際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運用夕陽餘暉明示了一代大師的隨風而逝,而飾演莉亞公主的凱莉費雪,於2016年聖誕節前夕,在倫敦飛往洛杉磯的航班上辭世。所以觀看本片時,天行者路克與莉亞公主相會的那一刻,特別令人動容(本小姐眼淚流了幾回哩,星戰元老現在只剩下ChewbaccaR2D2 C-3PO了,哀哀哀)。星戰前輩們的隕落,象徵戰後嬰兒潮的凋零,卻也推動新興世代反抗軍/演員角色的崛起。星際大戰系列飽含了悲劇英雄、太空史詩、科技幻想、聖經故事(角色願意為彼此犧牲)與東方思想等諸多元素,但是中心思想總圍繞在千古難解的歷史主題:階級鬥爭。這是父與子、叔與侄、祖與孫、上對下、男和女、尊與卑、光明與黑暗、富貴與貧窮、正氣與邪氣互相糾纏綿延的故事,編導運用對立與對決的正反兩派,讓豐沛的情緒,透過美學的編排與播製,發送至世界各地。在《星際大戰:原力覺醒》時,編導們已經透過新興女英雌芮,強調了「放下武器,立地成佛」的反戰思想。此回又以最後絕地武士,歷經失敗與絕望,(天行者路克好似坎伯神話學中智慧老人的化身,他與芮都曾歷經黑暗地洞與心靈的掙扎,恰恰符合坎伯之於真正英雄形塑的必要過程),竟可不用一刀一劍,擊垮了兵團強力攻擊與黑武士的驕傲自大。這是最高境界的武士精神,是真正的英雄主義,是階級鬥爭的消弭,也是孟子所謂的浩然之氣,更是南宋理學家文天祥「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的集大成。

透過第八藝術,是氣所滂礡,凜冽萬古存。絕地武士、尤達大師、莉亞公主、經典角色,其實永存心中,從來都沒有離開過我們。

萬物皆由氣而來,天地人間相輔成。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At Finnkino, Helsinki
Special Thanks: JMH
Works Cited & Photography:
Campbell, Joseph. 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開眼週報達人影評第633期轉載(21/Dec/2017)


SHARE:

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

Justice League《正義聯盟》正氣凜然,義結金蘭

數千年前,天啟星軍事指揮官「荒原狼」(Ciarán Hinds飾演)率領天啟魔部隊攻佔地球,引發奧林匹亞諸神、亞馬遜女戰士、亞特蘭提斯族、綠光戰警以及人類兵團合組聯軍,成功擊退天啟星大軍入侵,並將神秘的三母盒分散隱埋在世界各處。

由執導《三百壯士:斯巴達的逆襲》、《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大鳴大放的Zack Snyder再度回鍋,以慢動作鏡頭和獨特的暴力美學,將DC宇宙超級英雄們的個人事蹟獨自表述,爾後團隊合作,全力打擊外星威脅,守護家園,也讓全球影迷大呼神力女超人的美麗優雅、蝙蝠俠的酷炫裝備、超人的正氣凜然、閃電俠的玩世不恭、水行俠的壯碩腹肌以及鋼骨的先進科技,再加上硬底子演員黛安蓮恩、艾美亞當斯、比利庫卓、J.K 西蒙、傑若米艾朗的保證加持,正義聯盟不僅僅是英雄主義論述的最高峰,也是優秀卡司的大熔爐。
《正義聯盟》為Justice League of America之縮寫,因受當時美國職棒聯盟的啟發,原創者之一Gardner Fox將原本的Justice Society改版成Justice League,由DC漫畫1960年春季首次出版。以國家主義來看,《正義聯盟》呈現高度的美國內政氛圍,大反派天啟星軍事指揮官荒原狼,反應了1947年新墨西哥州羅茲威爾事件後,美國大眾對於外星生物的恐懼想像。而能拯救地球,維護社會秩序的終極方針,便是美國司法(就讀犯罪司法學系的閃電俠)、新聞媒體(以報社記者克拉克肯特為Day job的超人)、金融體系(韋恩企業繼承者蝙蝠俠)、先進科技(人機合體的鋼骨Victor Stone)、反恐英雄(二戰納粹反抗代表水行俠)以及不可忽視的女性力量了(亞馬遜女戰士神力女超人)。Zack Snyder的攝影調度又往往以顏色表達電影的主題,好如蝙蝠俠象徵正義的黑色,神力女超人代表高貴的金銅色,鋼骨則是歷經內心與父權掙扎的暗灰色,或是荒原狼代表恐懼的綠灰色等,更完美結合了英雄個人特色與故事劇情發展。2017年《正義聯盟》的電影版本捨棄了1960漫畫版中代表美國警方的另一聯盟成員---綠光戰警---影迷漫迷們不知是否往後有緣,能親眼目睹萊恩雷諾斯一同和超強卡司同台飆戲,打擊犯罪了。
導演Zack Snyder一貫的慢動作鏡頭,也從2007執導《三百壯士:斯巴達的逆襲》延伸至2017《正義聯盟》。三百壯士們,是以一分鐘之長的慢鏡頭強調斯巴達首領所刺殺的每一位敵軍。正義英雄們集結前夕,神力女超人以一擋百的銀行搶案救援行動,迅雷不及掩耳的飆爽卻在捲髮飄逸的那一剎停格數秒,保持一貫的美麗優雅,絲毫不見汗水淋漓的濕黏尷尬。而在超人重返人間後,原本行動不眨眼的閃電俠,和超人交手之時,卻驚覺兩人在那千鈞一秒的注目相望,可長達十秒之久。爾後Zack Snyder再運用快如風暴、行雲流水的打鬥切換,將猛悍標爽的暴力美學,一氣呵成,絕不拖泥帶水、無見血流成河。然而,有不少影評將《正義聯盟》與漫威《雷神索爾:諸神黃昏》相較,以幽默度與劇情而論,給了較負面的評論。但如果了解導演Zack Snyder的詮釋風格,就可以體會《正義聯盟》更帶有一些古希臘羅馬悲劇英雄的色彩,和全然只有拌嘴的家庭肥皂劇的雷神索爾來看(本小姐認為影迷因為太愛索爾洛基兩兄弟,而忽略了飾演希拉的凱特布蘭琪、飾演獨裁者的傑夫高布倫和飾演ValkyrieTessa Thompson的生硬詮釋與嘮叨的台詞),《正義聯盟》劇情更緊湊,角色更鮮明突出。
「恐懼」,是荒原狼對付正義聯盟以及人類兵團的最大武器。在英雄電影與文學作品中,特別是顏色晦暗、面目猙獰的強大外星角色總成為集體攻防之對象。編導們透過外來他者的入侵與掠奪的劇情,將個人恐懼構成的意識形態與排斥感,藉此投射到國家機制的心理抑斥。美利堅合眾國集體潛意識的最大恐懼則是其高科技與經濟優勢終將被外族超越(外族可以為中國蘇俄甚至二戰納粹等,也可以是外星異形,這也可以解釋為啥好萊塢惡棍大多是外籍人士飾演),所以藉由集結眾英雄角色對抗外來威脅,加強國內愛國主義氛圍,提高人民集體認同感,火力對外全開,就可避免國內政治無能與風氣敗壞被人民放大檢視。而正義聯盟中,看似能力過人的超級英雄,也都有自己小小的,不為人知的黑暗恐懼。超人恐懼失去所愛之人,蝙蝠俠恐怕體力早不如前(班艾佛列克即使力求表現,還是被本小姐認為是《正義聯盟》版本選角最大失敗,他的氣宇談吐其實與多金的布魯斯韋恩相差甚遠),鋼骨之於身份認同與父子關係總是既恐懼又憤怒,水行俠天不怕地不怕只怕死,而即使自信美麗的神力女超人也恐懼天堂島被敵軍入侵毀滅。而本片最大笑點之一,就是閃電俠的每天如你我,出其不意迸出的小小恐懼日常。比如面對企業大老闆布魯斯韋恩面試時短暫性口吃,不小心觸摸性感女體的焦躁不安(伊薩米勒那圓溜溜的大眼瞪視神力女超人的橋段真是逗趣,再加上觀眾如果知道他是好萊塢公開出櫃的年輕世代,那種會心一笑會更添本片觀影的大樂趣),或是首次面對不成功便成仁的即時任務時(他以指尖碰觸母盒的攝影畫面頗似米開朗基羅於西斯汀禮拜堂天頂畫《創造亞當》的意象),伊薩米勒在清一色正氣凜然的大哥大姊的英雄陣容裡,毫無意外地成為本片有點彆扭、有點無厘頭的幽默搞笑焦點。與他在怪獸與牠們的產地》中優柔寡斷的奎登斯相較,伊薩米勒的精湛演技,絕對不遜色於眼前一字排開的奧斯卡大咖們啊!
而「正義」,則是解開恐懼的鑰匙。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之於「神聖正義」(divine justice),認為完善的公民生活,是必須以理想和普遍法則的分享為基準,這不啻是超人、蝙蝠俠等等的終極希望。而女性主義學者Nancy Frazer在其著作《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中的觀點,認為「正義是指資源之平等的再分配」(經濟性的物資與非物質性的人權、自由權和受教權等公平分配,確保所有地球居民分享彼此同等的機會),這也是神力女超人久居地球的理由。然而,無數文學家與藝術家在作品長河中,側重天理有眼、善有善報的「文學正義」 (Poetic Justice),《正義聯盟》的英雄們,DC漫畫的原作者群,以及電影工作者們,的確,都辦到了。

At Finnkino, Helsinki
Works Cited & Photography

SHARE:
Blogger Template Created by pipd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