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 星期五

WEDNESDAY SEASON 2:《星期三》第二季5-8話:靈異偵探哥德派腹黑美少女的黑色星期五與威尼斯嘉年華會

Netflix 03 September 2025 
Season 2 Episode 5-8

星期三》第二季第四話繼大鬧瘋人院事件後,鬼點子多端的星期三不但靈力枯竭、戰鬥力喪失,甚至昏迷不醒,但卻在半夢半醒之間得知母親的前室友兼學院前校長溫絲女士(Gwendoline Christie飾演)倏地成為靈魂嚮導。

本篇延續第二季一至四話,分篇點評20259月第一個星期三首播的第五至第八話。


星期三與墨西哥亡靈節〉 Hyde and Woe Seek

星期三生死未卜之時,敘事者角度轉至心急如焚、守候在床榻的親朋好友們,卻也是編導一時技癢,大展高度黑色幽默的即興發揮:母親魔帝女手捧著精裝燙金版本的莎翁悲劇《馬克白》Macbeth朗誦床邊故事,希冀小女星期三能如同劇中因幻聽幻象而野心勃勃的蘇格蘭將領馬克白,「血弒君臣,亦謀殺了睡眠」,自此可夜夜失眠、灌頂醒腦,還可順勢靈力復原,導致異象不斷。
 
星期三意外於亡靈節(El Día de Muertos)前復活,恰恰是親朋好友團聚,為亡者祈福的日子,但卻諷刺與父親魔帝子和小弟分散行動,甚至與母親魔帝女無限輪迴對峙冷戰。
 
1623年於倫敦出版的《馬克白》,劇中的女性角色皆具有高度野心與暴力傾向,其三位女巫代表的「黑暗」、「混亂」、「鬥爭」,皆可與《星期三》中對照精神病院助理、神秘病人1938號以及阿達一族祖母孫三代。《馬克白》為莎翁三大歷史悲劇中最嗜血、最矛盾、卻也最震撼的人性對立與內心掙扎,《星期三》第二季第四至八話狡黠、發噱卻聰慧地暗中複製,直白探討了家庭與道德的悲劇。
 

星期三與辣媽辣妹〉 Woe Thyself

世上哪有與室友BBF交換軀殼更能震撼身心的事兒?

因星期三急欲恢復靈力,時間緊迫,卻不慎誤觸禁忌,導致和小狼女室友依妮雙雙昏厥、失去意識,卻在隔天得知身著闇黑哥德風的星期三突然渴求五彩泡泡冰;然而繽紛妝容、肢體語言豐富的小狼女突然斜眼瞪人、語氣超不屑。可是週末有大啖老鼠與豬蹄的家庭晚餐聚會,爾後又有形跡可疑的約會對象邀約共舞,室友BBF該如何適應軀殼與妝容,從中說服身旁的親朋好友,相信自己呢?
 
《星期三》第二季第六話〈Woe Thyself〉恰恰致敬了2003年潔美李寇蒂斯(Jamie Lee Curtis)與琳賽蘿涵(Lindsay Lohan)紅遍全美的青春喜劇《辣媽辣妹》Freaky Friday的心智交換、靈魂入替(Body Swap)的科幻小說敘事技巧。其神色、語氣、肢體的多變性與靈活度,實則挑戰螢幕演員的模仿實力,以及編導深植人心的角色刻畫,之於幕前幕後,皆是最饒富趣味性、也最令人深思的人性觀察。

辣媽與辣妹,就如同星期三與小狼女總是在鬥嘴,分分又合合,也不想、更不願、甚至不屑理解雙方的興趣與隱憂,直到交換了彼此。其以「非外科手術移植」的軀殼外貌交換,實為身份認同轉移,透過「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而對彼此的困境有了旁觀的理解與主觀的反省,替雙方角色拓展了人生觀與世界觀,更進一步,之於編導敘事的推進,其「入世」而「大悟」的角色成長,更可促使小打小鬧的通俗劇碼埋藏逆轉的伏筆。


星期三與威尼斯嘉年華舞會〉 Woe Me the Money

義大利水都威尼斯歷史悠久,風情萬種,為古今中外文學家與藝術家的創作靈感發源地。每年於大齋首日星期三(Ash Wednesday)前2週開跑,延續至懺悔節星期二(Shrove Tuesday)的威尼斯嘉年華會(義大利語:Carnevale di Venezia),以狂歡者面帶以石膏、金屬、鑲鑽、金線打造的精美面具,身著以綢緞、鵝絨、蕾絲、羊毛等繁複華麗的洛可可風格盛裝,並配有以羽毛頭飾、象牙拐杖、精細手套與各色珠寶,凸顯俗稱「面具慶典」的富饒與歡欣。

《星期三》第二季第七話〈Woe Me the Money〉以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征服情海》Jerry Maguire 中經典台詞「SHOW ME THE MONEY!」以Woe替代為標題變體,再以威尼斯嘉年華會為學院舞會主題。女神卡卡第六話特別客串後為第七話創作鮮明輕快節奏新曲《The Dead Dance》,「隱形女」Agnes身著鮮綠色蓬蓬裙禮服明示她自帶無以控制的嫉妒心、小狼女依妮隨著淺嫩粉色調的白紗裙逗趣熱舞,帶著些許現代舞蹈派的肢體揮灑,表明其天真無邪的純愛性格。而阿達一族自祖母、魔帝女與星期三,一貫如喪考妣的一身全黑,卻可發現運用黑絲、網襪與點綴閃閃金飾的細節設計,不啻為劇組服裝師Colleen Atwood女士替《星期三》全劇打造高訂時尚的黑色幽默。
 
威尼斯嘉年華慶典最早可以追朔至1094年,威尼斯總督授予其公民在大齋節前慶祝狂歡節的權利。第一場官方狂歡源自1162年,威尼斯共和國慶祝戰勝鄰國Ulrico Aquileia大主教,貴族、市民、軍人於聖馬可廣場夜夜笙歌。無論是配戴瘟疫醫生面具(Dottore Peste)還是幽靈面具(Larva,也稱純白面具Volto)象徵著身份的隱藏與轉換,使貴族與平民皆能暫時脫離階級束縛與道德禁忌,肆意狂歡。

威尼斯慶典其富可敵國與身份認同的歷史特殊性,也啟發了莎翁自義大利作家Ser Giovanni Fiorentino1378年成書的II Pecorone故事集(《大綿羊》或《大笨蛋》之意),加諸Alexander Silvayn1596年出版的《雄辯家》「一磅肉」的案例,於1600年匯集而成家喻戶曉的喜劇劇本《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註一)。

《威尼斯商人》那性格陰鬱偏激的種族主義份子,恰恰正是《星期三》第二季接替前校長溫絲女士的新校長朵特的真實性格。亞當山德勒(Adam Sandler)電影老綠葉Steve Buscemi那天生自帶排列混亂的長型暴牙,以及堪比《魔戒三部曲》中咕嚕的甲狀腺症候群的突兀眼珠,那模糊道德底線與教育本質的半形面具,以恐嚇、欺騙與謀殺手段,談判學院經費的資本主義邪惡,更延續1997年《空中監獄》中的重刑精神病患以及《海濱帝國》中腐敗政客偏執狂的不寒而慄Steve Buscemi詮釋的朵特校長映襯了《威尼斯商人》中那心機算盡的父權爪牙,卻算不出洛可可風格的學院劇場奢豪水晶大吊燈,宛如脫韁野馬,掙脫了地心引力,竟然可不失分毫毛髮、一磅肉、一滴血,就如《歌劇魅影》般悲劇性煙飛灰滅於舞台暗處,卻又似莎翁《威尼斯商人》令觀者皆大歡喜,拍手叫好的喜劇收場

 

星期三與「這就是戰爭!〉 This Means Woe!

威尼斯嘉年華會變裝舞會中阿達一族皆不約而同,一身全黑,但是小弟Pugsley Addams卻身著黑白相間的的小丑連身裝,帶著金黃鈴鐺的牛角麵包帽隨著走位叮叮噹噹,正是致敬了美國恐怖小說始祖愛倫坡(Edgar Allen Poe1809-49)於1846年所著的驚悚短篇《一桶白葡萄酒》The Cask of Amontillado,也恰恰呼應爾後小弟遭到加害者們以幽禁手段來實現謀殺活埋的伏筆。
 
由實力派法蘭西斯歐康納(Frances O’Connor)與新生代演員Owen Painter飾演集詭計多端與黑暗暴力於一體的姐弟檔,那在重圓破鏡前親密的摟摟抱抱、不惜為對方大義滅親、犧牲自我以及那私密的雙目凝視,在在暗示了亂倫情節,凸顯了身而為母竟為虐童主犯,命運也如同愛倫坡1839年《厄舍府的沒落》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家道中落的人性悲劇。

三十年前塔樓爆炸事件意外點燃兩家族二代間的恩怨戰火。學院制高點Iago塔樓取自莎翁三大歷史悲劇《奧賽羅》Othello中的大反派伊阿古之名。身為奧塞羅大將麾下旗手少尉,馬基雅維利式利己主義信奉者伊阿古擅長操縱人心、心狠手辣,辜負了奧賽羅的高貴正直,實為對應了《星期三》姊弟檔的陰險無情,與阿達一族一家人的義氣為懷。

《星期三》美術指導Mark Scrunton與劇組以鋼材實造出配有升降梯與旋轉階梯、共四層樓高的伊阿古塔樓,承載過去與未知的劇情線。編導劇組們不僅僅以精緻妝髮與黑色幽默爆棚的精彩對話塑造逗趣角色,其饒富經典文學象徵的場景設計也反應了家族成員的真實性格,為觀劇一大樂趣。
 
帥氣有型卻瘦削憂鬱,舌尖一舔,神似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蝙蝠俠》系列版本中希斯萊傑(Heath Ledger1979-2008)飾演的小丑Joker一角,來自康乃狄克州的新生代演員Owen Painter從泥沼中的吸嚕殭屍直至拜倫反派英雄(Byronic hero),飾演與「小手」難分難捨的艾薩克,才華洋溢、卻傲慢無禮的高度反社會體制與階級的極左派,其姓氏Night即為Thing的字母重組。當肢解的驅塊與失散多年的主腦「重縫」,卻反襯了「小手」的身份認同:看似毫無大腦的五指們認同了阿達一族那尖酸中實則充滿關懷、刻薄中滿載了擔憂、寡恩中卻饒富義氣的家族性格,與自私自利的姐弟私情,編導以「小手」抗衡「父權」、激戰「制霸」與完勝「主體」的身體政治作為旁觀敘事,使兩家族飽含饒富爭議性的敘事對比。


小結

《星期三》第二季第五話至第八話的開場,原為預示小狼女的死期而展開防禦性攻擊,卻意外驟轉,揭發邪教領袖與「小手」的真實身份。第一季至第二季皆飽含高度文學經典,首發致敬美國小說恐怖驚悚大師愛倫坡,再揉合莎翁悲劇經典人物,總結為皆大歡喜的喜劇的模式。

飾演星期三的珍娜奧特嘉的冷面幽默,仍收放自如、恰到好處,雖說對照幾近亂倫瘋狂的Night姐弟檔,星期三與小弟Pugsley乾澀疏離的家人關係仍是《星期三》全劇的一大問號,但是第二季第二部驚悚更懾人、笑點更風趣、戰慄更真實。編導們以大提琴變奏了舞韻合唱團Eurythmics的暢銷單曲《Sweet Dreams (Are Made Of This)》,以經典歌詞「Everybody is looking for something」搭配蒙太奇式手法運鏡,拼貼了各角色在學期結束後的秘密計畫與心之所向,一貫黑色幽默卻又滿懷希望道來:

我們無法掌控過去,但未來就在你我手中」。

 
註一:
索求「一磅肉」A Pound of Flesh的故事取自1596Alexander Silvayn出版的《雄辯家》一書The Orator: The Mirror of Eloquence。又名《威尼斯的猶太人》的《威尼斯商人》,威廉莎士比亞約寫成於1596年至1598年間,於1600年出版。但是英國劇作家馬洛(Christopher Marlowe)早在1589年就完成了《馬爾他的猶太人》The Jew of Malta的劇本。

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Antonio)為幫助好友巴薩尼奧(Bassanio)娶妻波西亞(Portia),而與放高利貸的猶太商人夏洛克(Shylock)借錢,並答應若無法即時還款,就割下自身一磅肉抵債。不幸其商船隊海上遇險,無法如期履行契約,夏洛克匆匆抵至威尼斯法庭,狀告安東尼奧。

然而美麗富有的少女波西亞(Portia)裝扮成法學博士,在千鈞一髮之際大呼指出,借據上割讓安東尼奧的一磅肉,但沒表明可同時取得安東尼奧的一滴血。夏洛克抗告無效,聰慧的波西亞運用機智救了丈夫好友的性命,並在在巴薩尼奧的恍然大悟中,皆大歡喜,圓滿落幕。

註二:
舞韻合唱團EurythmicsSweet Dreams (Are Made Of This)M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eMFqkcPYcg&list=RDqeMFqkcPYcg&start_radio=1

#Wednesday #Woe #Netflix #TimBurton #JennaOrtega #CatherineZetaJones #LuisGuzmán #OwenPainter #TheThing

關鍵評論網2025/09/18電子報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8773

SHARE:
Blogger Template Created by pipd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