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Helsinki Cine Aasia 2025 : 赫爾辛基亞洲影展映後專訪藝術總監Eija Niskanen : 預算刪減、籌備困境、選片概況與未來展望

赫爾辛基亞洲影展映後專訪藝術總監 
Interview with Eija Niskanen

24 March 2025
Finnkino Kinopalatsi Helsinki

每年三月份春分時節前,一年一度的赫爾辛基亞洲影展(Helsinki Cine Aasia)(註一)率先首發,揭開芬蘭全國各區春、夏、秋季大小影展序幕。

創立於2013年,芬蘭亞洲電影協會(Asian Cinema Association of Finland)舉辦的赫爾辛基亞洲電影節,是為歐洲亞洲電影節網路的成員(Network of Asian Films Festival in Europe,簡稱NAFFE),由芬蘭藝術促進中心(Taiteen Edistämiskeskus,簡稱 Taike,註二)和赫爾辛基市政府支持,放映當代東亞、南亞以及中亞地區的藝文戲劇類電影,並邀請嘉賓,舉辦主題座談會。
 
今年三月13日至16日的赫爾辛基亞洲影展,飽含美食、歷史、冒險、驚悚、性侵、犯罪等多重社會議題,以動畫、戲劇以及紀錄片的交錯片單,帶給影癡影迷更豐富、更多元的大銀幕饗宴。

本小姐僅代表《關鍵評論網》,持亞洲影展記者證,於324日午間時分,在赫爾辛基市中心連鎖電影院 FINNKINO,現場一對一專訪赫爾辛基亞洲影展藝術總監 EIJA NISKANEN,暢聊芬蘭文藝預算刪減的後續震盪、電影節籌備時期的甘苦談、芬蘭觀眾的觀影支持度以及個人之於電影節的未來展望。


文藝預算刪減的後續震盪

芬蘭共和國現任總理奧爾波(Petteri Orpo1969-)領導的經濟自由主義右翼政府『民族聯合黨』(National Coalition Party,英文簡稱NCP;芬蘭語Kansallinen Kokoomus r.p.;瑞典語Samlingspartiet r.p.,芬蘭民眾與媒體一般簡稱之Kokoomus)計劃於2025年削減文化機構、節目運作、個體戶藝術家與音樂家超過1700萬歐元的文化資金預算。此預算提案於202411月釋出,125日即超過2,000芬蘭居民以及音樂圈、電影界與文化藝文相關人士,無謂天寒地凍,聚集於赫爾辛基議會大樓正對面的公民廣場(Kansalaistori),參加連署示威抗議活動。(註三)
 
專訪起始,即便提起本年度預算議題。赫爾辛基亞洲影展藝術總監Eija Niskanen說明赫爾辛基許多獨立劇場的生存條件因資金短缺更趨嚴苛。以籌辦電影節而論,文藝類影展因補助短缺,錯失不少爭取亞洲熱門得獎片發行商進軍芬蘭市場的良機,更因為影展運作的人事、行銷、場地開支,必須得提高售票金額(好如單票場次由2022年的11歐元調升為202412歐元),轉嫁於消費者,才能稍稍達至收支平衡。

在影展運作期間,團隊成員必須盡力尋得任合非政府或第三方的資金支持,是為辦展一大挑戰。好在今年得力於赫爾辛基市政府的大力贊助,加諸赫爾辛基連鎖電影院FINNKINO與獨立劇院ORION、韓國電影資料館、甚至赫爾辛基當地亞洲餐館的加盟,使為期四天,共27部亞洲優秀作品得以與觀眾分享交流。
 
亞洲影展籌備甘苦談

赫爾辛基亞洲電影節籌備團隊以藝術總監Eija Niskanen為首,常務董事Jenni Peisa為主,公關總監Muru Vähänikkilä為聯繫窗口,以及幕後約6人的技術、網頁、製作與平面設計小組,加諸影展現場的志工人員的通力合作,使橫跨週末、為期四天的獨立影展得以順利運作。

從勤跑釜山影展、東京影展、柏林影展親自看片、選片並與發行商商討版權事宜起始,直到影展結束後訪談與會計相關工作,赫爾辛基亞洲影展團隊成員多有在亞洲各國交換學習的跨國經驗。
 
赫爾辛基亞洲影展藝術總監Eija Niskanen曾在日本留學,也曾為赫爾辛基國際影展創辦人之一,對於亞洲電影的熱愛源自於黑澤明各時期作品。有感於芬蘭影展未能有多元亞洲語系電影介紹,便於2013年草創了赫爾辛基亞洲電影節,目前專攻動漫領域,之於歐洲日本的合製發行議題很感興趣。

而藝術總監的預備工作,則是於年末在影展負責看片選片後,參加釜山國際影展、東京國際影展的版權交流日直接與發行商對談,便於隔年赫爾辛基亞洲影展前敲定片單、邀請嘉賓、公關聯絡等事宜,並與團隊討論最終影片定奪。近年來電影界競爭白熱化,中、日、韓許多發行新銳導演作品的公關,甚至熱情主動寄發試映連結給予總監,藉以爭取北歐影展或院線市場的播映機會。

藝術總監也必須與影展人員和自由工作者密切合作,勘定網頁風格與紙本節目單印刷品質,並確保以數位化而非膠捲格式的影片於影展期間順利播放。
 
而協助藝術總監大小適宜的常務董事Jenni Peisa還在學生時期,便喜歡香港電影,是功夫巨星成龍的忠實粉絲。曾在北京大學攻讀碩士,畢業論文專為研究橫跨六世代的中國電影史為題,其影展工作負責華語電影選片,培訓影展工作志工,籌備贊助商資金,期間必須與電影院協調相關場地與播放事宜。

而影展志工就是現場售票、引導觀眾、跑腿買飯、陪同嘉賓等雜項。而得以雀屏中選的特質,除了本身是亞洲影癡外,熱情活潑、具有社群媒體和攝影相關技巧,以及參與大型影展或音樂祭活動的經歷,都是能在候選名單中脫穎而出的關鍵。藝術總監表示其中幾位志工都是好朋友了,已經連續多年一起打拼,彼此默契不在話下。

而因2025年芬蘭國家藝文預算削減的事實,也限縮影展團隊爭取亞洲影片播映權的可能。好如1932年創立,累積規模、獎項與影院驚人可觀(哥吉拉與宮崎駿系列)的日本東寶電影公司,旗下出品版權費相當高昂,單部可抵多部馬來西亞或吉爾吉斯諸國的版權金,為籌辦影展苦情哀嘆之一。

當然還有明星卡司與作者導演的新作,必然想爭取歐洲柏林、坎城與威尼斯三大影展的世界首映能見度;所以即使北歐市場的時間點合適,但許多片商與團隊寧可再壓箱多些時候,好以爭取更多商業宣傳曝光的佳績。市場範圍與成熟度也是芬蘭亞洲電影協會推廣優質亞洲電影的侷限之二。
 
選片原由與觀眾反應

是個人興趣、票房保證抑或是獎季加持,使赫爾辛基影展片單年年更多元、涵蓋更廣泛亞洲優秀導演群呢?

亞洲影展每年選片其實不具特定主題,但是因為近年來韓國流行文化的高人氣,以及赫爾辛基電影文化館的相互合作,團隊選片今年確實較高比例為韓語作品,全片單總數27即占了7部,為歷年之最。影展期間還提供韓服免費出租試穿的活動,也吸引不少韓國籍觀眾到場支持。

雖說片單遴選標準確實參考導演卡司,以及發片國當地的票房成績,好如今年囊括了張在現韓國年度賣座的超自然靈異《破墓》以及金性洙根據韓國雙十二政變事件改編的《12:12:首爾之春》,但是如果影片議題令選片團隊昏昏欲睡,或是藝術手法粗糙拙劣,即便賣座大爆棚也無法入選亞洲影展的片單。

而影展前令團隊燒腦的工作之一,是為在取捨諸多優質作品後,設計影片多元議題的播映單。團隊近年嘗試在安排影片播放先後順序上,穿插發人深省的社會議題與輕鬆詼諧的小品,藉以吸引不同年齡層的觀眾族群以及轉換觀影者的心情。好如今年度的日本電影系列,就以榮獲奧斯卡提名紀錄片《黑箱日記》的下午場,搭配描繪年輕藝術家肖像的《圓圈》Maru晚間時段,取得觀影氛圍的平衡。

今年度的售票總額與前年相較,大大提升了30%,尤其以韓國驚悚片《破墓》預售票銷售一空,且排隊進場多為當地芬蘭觀眾最為驚喜;中國獨立導演婁燁的《一部未完成的電影》甚至必須遷移至中型放映廳以應激增需求,目睹在場超過九成是為在芬蘭旅居或工讀的中國籍觀眾,「購票進場支持」正是主辦影展與電影從事人員最開心、最欣慰的事兒了。


亞洲影展的未來展望

談到今年多元片單中個人最喜歡的電影,藝術總監表示,自己特別鍾意坂本龍一之子空音央的首部處女作長片《青春末世物語》、2024年金馬影展最佳導演婁燁寫實新冠疫情時期的《一部未完成的電影》以及訴說身體政治與日本女權運動的《黑箱日記》。
 
談及赫爾辛基亞洲影展願景,藝術總監希冀未來能邀請電影導演開設大師講座。以今年的夢幻片單為例,編導《青春末世物語》的空音央就是總監非常嚮往的作者大明星。而可愛療癒的喵喵動畫《佛系貓物語》(化け猫あんずちゃん),因是日本朝日電視台旗下的新銳動畫主製作,日本東寶與法商Diaphana Distrubution聯合發行,其中合作的緣由耐人尋味,也是總監非常想舉辦映後座談會的名單之一。

亞洲影展的創辦初衷,即便是以藝術教育的推廣,使芬蘭當地民眾更能藉由觀賞各異的亞洲風情與多元議題,引領對其風土民情的了解與理解。之於未來的目標,團隊期盼能吸引更多更廣的觀眾群,當然也希望能獲得政府廠商的多額贊助,藉以更早些取得亞洲優秀作品的芬蘭區播映權,使其影迷、影癡、影評無需再領期盼等無人。

藝術總監也非常好奇台灣金馬影展的片單與傳統,盼望今年11月或不久的將來,能有機會參與華語電影界一年一度的影壇盛會。


註一:
註二:
註三:

#helsinkicineaasia #FilmFestival #helsinki #finland #eijaniskanen #明蒂小姐 #亞洲影展

關鍵評論網2025/04/16電子報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1575

SHARE: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 Created by pipd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