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nger Eyes《默視錄》威尼斯影展映後專訪導演楊修華
06 September 2024
Sala Darsena & Hotel Excelsior Venezia 81
Interview with Director YEO SIEW HUA
2018年講述新加坡外籍移工社會議題的《幻土》,以如夢似真的迷幻寫實攝影風格,一舉擒下第71屆瑞士盧卡諾影展最高榮譽金豹獎,以及同年平遙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再加碼2019年金馬影展最佳劇本獎的新加坡編導楊修華,是土生土長的獅城公民,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及義安理工學院電影系畢,自2009年推出首部劇情長片《In the House of Straw》以降,其創作題材聚焦關注星洲本島的人性、社會與創傷議題。
楊修華2024年第四部劇情長片《默視錄》,於2021年入選金馬創投會議,於廖慶松、李心潔、易智言、吳明憲組成的決選評審之下,獲得FPP前瞻視野獎。由美、法、星、台跨國合製的《默視錄》,楊修華與執掌《幻土》運鏡的日籍攝影師浦田秀穂Hideho Urata再度攜手,與主演李康生、巫建和、陳雪甄以及林幻夢露檢視案情源由,這也是陳雪甄繼電視影集《深網》後,二度與楊修華合作。
全片取景於新加坡市區住宅與購物中心的《默視錄》,以警探辦案的敘事視角,揭露神秘影片與失蹤幼童的辦案過程,卻不時翻轉了主辦人、受害者、窺視狂的心境歷程,2024即入選威尼斯影展主競賽單元。
《默視錄》在本屆威尼斯影展9月5日午間11點半於Sala Darsena碼頭廳先發世界首映場後,楊修華攜手主演劇中超商經理一角的金馬影帝李康生,以及製作團隊於賭場廳問答座談會,與在場記者人士聊聊新加坡的維安制度與創作緣由。而此次非常感謝編輯部牽線,本人僅代表《關鍵評論網》,於9月6日午間時分,在威尼斯麗都島兼具義大利與北非藝術風格的五星精品酒店HOTEL EXCELSIOR,現場一對一專訪《默視錄》導演楊修華,暢聊電影的攝影敘事、窺視樣貌以及男性的情感壓抑、幻視與創傷。
本文就以《默視錄》9月5日全球首映記者會與9月6日導演楊修華現場一對一專訪,分篇紀實。
《默視錄》全球首映記者會
威尼斯麗都島賭場廳三樓為文字記者與攝影團隊工作區,記者室容納人數約百人以下,後方三小室為即席口譯區,每日首場記者會大約在午餐時間起跑,每場緊控約40分鐘,至下午約莫四時許。9月5日《默視錄》全球記者會於下午兩點十分開講,導演楊修華、主演群與跨國製片皆到場宣傳。
本人代表《關鍵評論網》發問楊導與主演團隊,之於《幻土》與《默視錄》偵探角色的比較,以及《默視錄》華人父母與子女的親疏關係。
楊修華認為偵探團與偷窺者確實只有一線之隔,而之於亞洲父母親的控管教養方式,那一抹對著台下「你曉得的」微笑,認為叔父伯母兄長親戚大家庭模式的亞洲文化,家庭束縛與人際關係看似緊密,卻特顯親情疏離。隨著《默視錄》時間線推移,世代隔閡益發彰顯。溫馨簡潔的住所並沒有增溫家人家彼此的感情,反而疏遠彼此,每個人都偷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而主演年輕爸爸的巫建和也補充說明,主演母親大人的陳雪甄,戲外如友,吃喝尬聊,上戲如師,指導良多。而戲裡的母親,對於兒子的愛,在狹長的場景客廳
就宛如一把弓箭,強而有力,卻不好意思說出口。
《默視錄》導演楊修華專訪
八月底熱浪襲擊水都整整一週後,9月5日狂風雷雨橫掃威尼斯,隔日中午雲淡風輕,濕熱溽暑清透著徐徐微風。《默視錄》導演楊修華一身淡咖啡薄長袖襯衫,輕便西褲,肩背深藍色旅行包,一進咖啡廳,湧現燦爛的微笑與親切的擁抱。小啜冷飲之間,楊導好奇討論威尼斯影展期間觀賞片單,也之於2018年《幻土》於今年八月於北歐Netflix首播稍感興奮,並說明台灣地區因為院線和台北光點的輪番播映,因此目前並未上架任何串流平台。
《幻土》是移工與警探的雙邊敘事,而《默視錄》更是以多重雙數視角,透過兩位警探、兩個家庭、二對父女與二對母子的窺視注目,探討現代都市生活中「看」和「被看」的連結,揭開監控日常的人性真相。因為楊修華本身是香港警匪動作片先驅杜琪峰和歐美犯罪偵探電影的大影迷,因此在編寫《默視錄》時,便以李康生和巫建和窺視彼此的私領域,運用鏡中鏡的攝影風格,藉此引導觀眾,以審視的全觀,漸漸摒除先入為主的偏見,參與失蹤兒童的辦案過程。
提及近年台灣角頭電影,黑幫為主打,警探為配角,頻頻屢創票房高峰的敘事趨勢,楊修華點出新加坡電影生態目前仍是以家庭愛情喜劇劇情片居多,心理驚悚類型仍在探索開發階段。這與單一民主社會制度下,一黨優勢監控人民的維安鐵網的層層凝視,或許也間接影響了星洲居民之於警視廳威權的無以忽視與心裏壓迫,進而無意識排斥嚴肅的警匪辦案議題,而撲飛輕鬆喜劇的懷抱。
《幻土》移工流連忘返的電玩間,《默視錄》中李康生飾演超商經理平日的電動消遣,再現了虛擬、影像、屏幕充斥的後現代生活日常。本身喜好horror survival殭屍闖關類型的楊修華也笑說,男孩兒無論歲數,電玩一定是放鬆放空的必備。遙控角色的未知刺激感,遠遠超出被動接收恐怖電影的分分秒秒。而沈浸式的虛擬影像,更反映我們內心深層的恐懼、渴望與快感。
《默視錄》運用宛如鳥籠層層分隔的摩登大樓、方方塊塊的電動螢幕、警探辦案的多重監視器錄像,提醒享受機械與多媒體進步的時代,你我都不知不覺成了屏幕中的屏幕:我們沈溺於自拍,享受紀錄,不時被錄而渾然不覺,我們自己也成了影像與形象的歷史。我們進廠維修、搔首弄姿、穿金戴銀、擺拍耍酷、抬頭挺胸縮小腹,都是在在呈現渴望「被看見」的外在形象。但是編導楊修華也不時提問,當形象與影像image變得比自身更顯真,已經並非真實的我們,你我他是否還有能力,真正審視面對自我深層的優點弱勢與喜怒哀樂?
有趣在於,電影本身,不但是藝術形式的總和,也是虛擬的影像,更是完全主觀的視角。楊修華編寫之時,特意注重電影的敘事與關注的視角,角色的主觀延續劇情的發展,不需特意「糾正」或「說教」。無論是《幻土》移工的身份認同或是資方的經濟思維,還是《默視錄》中,警探、居民、母與子、父與女、夫與妻、陌生與熟稔、看與被看之間,都是全然的主觀視角。這個世界發生的歷史認知,就是所有主觀的加諸與堆疊,沒有超然客觀或是全盤的真相。如果顧及真正客觀,楊導嫣然一笑:「那就是妄想了delusion」。
有別於《幻土》聚焦移工與犯罪議題,《默視錄》的攝影調度更趨於寫實,更深入探討人性壓抑與親情糾葛。被問及《默視錄》劇本編寫是否也與《幻土》根據新加坡社會案件而發想,楊導說明,確實參考當地新聞頭條而受啟發。尤以即使新加坡曾為英屬殖民,政商主義發達,但是華人父母親的傳統三師---教師、律師、醫師---的職涯選擇的考量,骨子裡深根蒂固的堅持,仍與台灣或中國等華語區並無二致,促使楊修華藉由謎樣的失蹤兒童,加上自己父親近年身體微恙,進而探索情感壓抑與家庭關係。楊導自家的溝通互動,也是含蓄委婉,無以直白熱情。就如《默視錄》中的母子關係,許多新加坡華人家庭看似和樂融融,其實並不完美。就連楊導自己因為攻讀文化藝術相關,楊爸楊媽都認為電影仍不為主流的賺錢方式,也曾碎碎念楊修華多時,雖說現在家人都很支持楊修華的選擇,但其實一直到《默視錄》入圍威尼斯評選主競賽之前,楊爸楊媽都還頗有微詞呢!「沒辦法,」楊修華嘴角苦苦一瞥,「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
飾演超商經理王老五一角的金馬影帝李康生,以及飾演年輕卻貪玩爸爸的巫建和,甚至是《默視錄》不分性別的全角色,皆是楊修華自我的投射的影子。土生土長於新加坡的楊修華,從小就不時偷窺左鄰右舍,也意識自身「被凝視」與「被監控」的那一瞬間。但是無奈在於,即使楊修華確實想熱絡鄰里關係,卻仍感物理距離緊密,卻無法交心,人與人之間是異常疏離陌生的。這與北歐城市生活的安靜自持,倒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當提及疫情期間,芬蘭政府運用媒體,勸導自主保持2公尺的安全距離,以降低傳染機會,芬蘭人之間還揶揄到:「喔!這麼近哦!」(That close?)楊修華聽聞不禁哈哈笑了。
現今社群媒體的高度發展,影像與型像是另類的錯覺呈現,使我們仰賴信服圖像,視其為真實,促使已知未知的受眾群接近彼此。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但是我們是否更漠視了彼此的距離,降溫人性的關懷與熱度?但是熱愛電影的楊修華仍然認為電影和廳院促使人與人團聚一起,飯局交流,建立聯繫,分享回憶,多年過後,人們仍會談論電影話當年。楊修華也不諱言擔心觀眾已習慣串流平台服務,而索性窩在自家沙發當土豆couch potato,不再驚豔於大螢幕體驗。但是對於近年來串流平台推出優質製作電視劇,楊修華也樂觀其成,認為好故事總有千百種的敘事法,即使是近五年收視與票房已顯疲態的英雄續集系列,其實觀眾們正在體驗更多的藝術創意。對於未來的新作籌備,楊修華靦腆笑笑,說不排除多集劇情系列的編寫,但是是否仍以偵探的視角為主角敘事,仍然未知。
《默視錄》將為本屆金馬影展驚悚開幕,楊修華高興地說:「金馬影展一直以來都是華語電影的殿堂,身為華裔導演,自己的作品可以做為金馬影展開幕片是非常大的榮幸。」更笑稱是「華麗的回歸」,也希望觀眾會喜歡《默視錄》,享受大螢幕的極致藝術體驗。
P.S 非常感謝《關鍵評論網》編輯群、楊修華導演及其公關Jon,在百忙影展之際,分享溫馨的談話與祝福,使我獲益良多。
楊修華導演攜製片與劇組員《默視錄》於威尼斯影展2024年9月5日全球首映官方記者會,本人謹代表 #關鍵評論網,快轉至 03:04:20
Stranger Eyes by Singapore Director Yeo Sieu Hua At 2024 La Biennale di Venezia September 5th world premiere official conference. Check 03:04:20
https://www.youtube.com/live/-mqBRQa7_X8?si=ryAvk0Ikc-P1k7lZ
感謝關鍵評論網2024/10/02刊登【關鍵專訪】《默視錄》導演楊修華:凝視、監控、看與被看——人與人的疏離與陌生
關鍵評論網電子報 2024/10/02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4267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