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8日 星期五

The Brutalist《粗獷派建築師》:資本主義的挫敗與背叛,美國夢的成癮與野蠻──復古美學主義的終極致敬

August 31 2024 

Sala Darsena Venezia 81 Italia  

演而優則導的布雷迪科貝特Brady Corbet攜手擅長描繪角色複雜性的A24,高度反資本主義的藝術家預言《粗獷派建築師》The Brutalist,講述二戰後美國建築設計史,也是關於未被金錢帝國同化的猶太族群移民史,更是歐洲古典專業知識的極度堅持與美國新興文化那過於天真進取的格格不入。就如同匈牙利裔建築師László Tóth設計堅實、冷峻、著重線條的水泥建築群,《粗獷派建築師》赤裸裸的情慾、慾望與野心,以35毫米膠片拍攝,70毫米膠片放映的碩大攝影幅度,再揉雜暗黑與晃動的遠距調度,凸顯故事線的隱晦、陰暗與神秘,並以豐富的主角群大咧咧對於當今極端商業模式褻瀆藝術本質質疑:野蠻主義何得何能,適用於建構建築設計以外的方方面面?
 
年僅36的美國編導布雷迪科貝特Brady Corbet與挪威籍演員兼編劇Mona Fastvold共同撰寫原創劇本,以虛構的匈牙利裔猶太移民建築師結合大屠殺倖存者的傳記,對照虛張聲勢的美國富豪家庭,隱喻了古典歐洲的衰微以及新大陸崛起的歷史進程。編導以全片3小時35分鐘三章節「到訪的謎團」The Enigma of Arrival、「鐵焊之美學」The Hardcore of Beauty以及「謝幕的尾聲」Epilogue,與歐洲傳統教育相較,諷刺美國重商主義中那偏執、暴力、平庸、嫉妒、羞恥的人性陰暗面。


「到訪的謎團」與角色的創造 〉  The Enigma of Arrival
 
以羅曼波蘭斯基《戰地琴人》The Pianist揚名國際的奧斯卡影帝安德林布洛迪Adrien Brody1973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其成長於布達佩斯的母親具有匈牙利貴族與猶太人血統,加諸也為猶太人的父親,安德林布洛迪那瘦削修長的身形、稍有歪斜的高聳鷹鉤鼻與憂傷深沉的八字眉頭,無論是以身家正統飾演匈牙利裔建築師László Tóth,抑或是操持濃重東歐口音詮釋陰沉、猶豫、無害卻絕望的難民,雖說仍延續了《戰地琴人》揮之不去的抑鬱陰影,但其棱角分明、兇猛咆哮卻對藝術充滿激情那細膩自持的演技,仍令全球影評影迷驚豔。
 
1938年出生於匈牙利的澳大利亞地質學家托特László Tóth,因於19725月槌壞了位於梵蒂岡的米開朗基羅《聖母憐子》雕像而聲名狼藉,編導於是挪用其名,虛構了《粗獷派建築師》的敘事劇本。其高度諷刺性、玩笑性的角色創造過程,實則隱誨嚴肅:當安德林布洛迪飾演的匈牙利裔猶太人托特從潮濕擁擠、狹窄陰暗船艙中搖搖晃晃地踉蹌出艙,第一次欣喜若狂地看到美利堅自由女神像時,幽閉恐懼症的特寫鏡頭倏忽一轉,仰視灰濛慘淡但卻開闊亮眼的天際,他感到興奮異常、不知所措、頭昏眼花,而女神火炬則顛倒晃動,就像導演科貝特曾飾演《神秘肌膚》寓言中的顛倒鏡頭一般。隨後攝影調度再以模糊失焦的快速移動,毫無愉悅的招妓性愛場景,借用瘋子托特本尊,暗示了難民托特既以自我為中心,又高度具有自我摧毀性的瘋狂創造力。而創建與毀滅,本就是一體兩面。
 
落腳賓州後,尋求庇護的建築師托特借宿堂兄和堂嫂經營的傢俱展間後方一角。編導再以瘋子托特本尊信奉的天主教派,諷喻片中虔誠的堂嫂對於東歐猶太裔托特的不實指控,是美國重商主義中偏執、平庸中,背叛猶太民族/神選之人的第一發。

無獨有偶,因為實業家家族van Buren與傢俱展間的合作關係,曾在德國威瑪包浩斯學習的托特,便奉命改造重修家族圖書館。其原木結構的高聳直線型書架,以對角線45度展開的暖色系板條隱藏起來,閃閃發光的透明天窗,運用太陽能照射的幅度,擷取舒適的閱讀氛圍,置中間的淺咖啡色皮質躺椅,飽含北歐現代主義風的流線型。托特的設計天份與獨到的美學,徐徐在觀眾眼前展示,增添了令人驚嘆的建築美感。
 
但托特傲慢固執的完美主義、急躁的脾氣以及多年酗酒與毒癮,以及賓州大量的新教徒居民針對托特篤信猶太教義抱持懷疑態度,使接踵而至的建築計畫案成為一場場人性關係與身心救贖的艱難考驗。影帝安德林布洛迪之於歐洲猶太裔難民的美國夢的表演詮釋,那脫離法西斯地獄後卻遁入另一層貪婪無度人間煉獄的無知與無助,以及歐洲本位主義的離散漂泊,自《戰地琴人》以降,從未傳達過如此強烈的情感毀滅,顯然借鑒了美國猶太裔小說家馬拉末Bernard Malamud1914-86)以及貝婁Saul Bellow1915-2005)對美國移民冒險犯難,伴隨資本主義成功而隨之來的野蠻主義與暴力侵略。
 
而猶太裔建築師打造美國富豪家族的圖書館與藝術劇場,明示歐洲文明與知識啟蒙了新大陸建國的基準;爾後如雨後春筍般樹立的健身房與公眾休閒中心,則是歐美健身與養身風潮習慣的開山始祖。編導更暗示美利堅合眾國今日的強大與便利,其二戰前後因被迫遠離家園、身懷裡想與絕技的大批猶太移民,功不可沒。
 
《粗獷派建築師》於2024831日晚間19:15於威尼斯麗都島碼頭廳業界場全球首映後,安德林布洛迪角逐威尼斯影帝的呼聲極高。《粗獷派建築師》或又是一大屠殺倖存者與美國夢相互輝映的影業行銷。


「鐵焊之美學」與共生的霸權〉   The Hardcore of Beauty
 
飾演家族大家長哈里斯Harrison van Buren的蓋皮爾斯Guy Pearce蓄著宛如法西斯獨裁者希特勒濃密的捲髮和小鬍子,說話時聲音鏗鏘有力,又身著淺白外套搭配水藍襯衫的筆挺西裝、搭配象徵智慧與時尚的白方帽,宛如紅髮版本的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令人無法抗拒,精湛的演技甚至好些覆沒了安德林布洛迪的影帝風頭。當哈里斯Harrison van Buren癡迷地凝視著托特,讚許中帶著邪典的暗示,這是財大氣粗的美國之於特定歐洲復古美學的另一種性暗示的迷戀,是編導與Judy Becker精心設計建築風格與戰後身心狀態相比喻,針對美國二次大戰後飽受創傷症候群的傷痕累累、喜怒無常的重新想像。
 
大家長哈里斯在家族圖書館事件後,特聘托特建造大型社區中心,好讓賓州van Buren家族聲名大噪,並保證加速托特匈牙利家人移民美國的法律進程。而托特與哈里森Harrison van Buren之間的關係為極端社會圈層的對比:藝術家與贊助者、猶太移民與美國貴族、附庸奴與剝削者,其日益對抗的共生關係,甚至是身體政治的卑屈與霸權。而van Buren家族父子檔雖然擁有良好的品味、想像力與鑑賞能力,但對於托特一家人卻不懷好意,其美國重商主義中的暴力、嫉妒與羞恥,使藝術家在經濟與精神上成為資本家的藝伎奴隸,是背叛猶太民族/神選之人的第二發,並將不可多得的建築天才推向心靈崩潰的邊緣。
 
以《愛的萬物論》廣為人知的英國實力派甜心費莉絲蒂瓊斯Felicity Jones飾演托特的匈牙利髮妻伊莉莎白,因二戰其間營養不良而罹患骨質疏鬆症。雖然必須仰賴輪椅與藥物度日,但是擁有湛藍雙眸、天真少女般氣息的伊莉莎白,是男性霸權的衝突起始,帶著強烈的歐洲學術界的高度自我意識,狠狠用著優雅卻帶著鋒芒的女性主義,斷掌火辣地搧了財大氣粗的美國奸商政客一大巴掌,也是歷經人性黑暗而漸進式墮落的丈夫,幾乎因美國夢而窒息,一道希望的曙光。
 
本片英文原文片名粗獷主義Brutalism,又稱蠻橫主義或粗野主義,起源自1950年代英國的現代主義建築流派,被視為對1940年代懷舊藝術運動的反動,在戰後急需重建的共產主義國家中廣泛建造聞名。其特色包括由功能主義發展而來的極簡主義結構,突顯出建築材料和結構工程的裸露,避免裝飾性設計。

《粗獷派建築師》中大量赤裸裸的、灰僕僕的、支持結構主義的混凝土建築水泥叢林,象徵節制與平等,也是明示歐洲古典主義的沒落與美國資本極權主義的擴張興起,卻是與費莉絲蒂瓊斯飾演的女性柔光一般,是本片簡單而美好的存在。因為當藝術家與資本家進入宛如但丁筆下人間煉獄的義大利大理石採石場洞穴,Vista Vision鏡頭的框架捕捉而得的,盡是酗酒、毒癮、雞姦、獸性、蠻橫與羞辱。從藍調發展為爵士樂的快板節奏,呼應著極右派法西斯主義的資產階級的隱性迫害,簡直是美國夢移民的斷腕悲歌。


「謝幕的尾聲」與小結〉   Epilogue
 
延續2015年法西斯寓言《邪惡的養成》與2018年流行歌星寓言《逆光天后Vox Lux中霓虹閃爍、紫粉閃耀,在《粗獷派建築師》最終章致敬威尼斯建築展的橋段,一路逆光隨即則是一陣無聲無息的靜默。這是猶太人冒險犯難的西進淘金,也是歐洲本位主義派的十字軍聖戰,更是藝術家自我創建與自我毀滅的生命跑馬燈,在粗暴野蠻的美國新大陸開疆闢土,其宏觀的壯闊景深,反映藝術創作的漫長艱難,是對復古古典主義的致敬作品。

而布雷迪科貝特Brady CorbetMona Fastvold撰寫執導,與攝影師Lol Crawley和場佈設計師Judy Becker合作無間,敘事與配樂節奏愉悅、片頭片尾的平面設計的幾何線條上下左右游移,又如同現代主義畫派蒙德里安的大膽線條與色彩區塊,展示了資本主義的失敗和美國夢功成名就所伴隨而來的暴力、成癮與野蠻。一舉奪得2024年威尼斯評審團最佳導演獎,實至名歸。
 
註一:

粗獷主義Brutalism源自現代主義運動,該詞最早由英國建築師建築師雙人組Alison Smithson以及Peter Smithson的計畫理論著作提出。英國建築評論家Reyner Banham1922-88)在1955年將柯比意指稱法語中的béton brut(清水混凝土)和art brut(非主流藝術)聯結而為Brutalism一詞。粗獷主義的設計最常見於機構建築,如省議會、圖書館、法院、市政廳、大學宿舍等公共工程項目,其風格常使用未塗漆的鋼筋、混凝土、磚石、鋼材、木材和玻璃,呈現幾何形狀和單色塊狀結構。

關鍵評論網2025/02/28電子報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45752

 
SHARE: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 Created by pipd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