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Nation 2025:Finland 全球最快樂的國家——芬蘭實地報導
26 March 2025
Helsinki Finland
每年度三月20號是為聯合國國際幸福日,2025年發佈第13屆年度世界幸福報告甫出爐,由牛津大學幸福感研究中心(Wellbeing Research Centre at Oxford University)以全球各國國內生產毛額、健保制度、社會福利、政治清廉以及生活選擇等因素,透過訪談人們評價其生活滿意度,以「0分最糟」至「10分極優」的等級之於目前的生活進行評分,排名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註一)
「千湖之國」芬蘭再次以平均得分7.736分(滿分為10分)奪得榜首,「樂高王國」丹麥位居第二,而「冰與火之歌」冰島則名列第三。
芬蘭地處高緯,地廣人稀,日照相對短促,2024國內生產毛額(GDP per capita 2024)為60,851美元,全世界排名27,甚至遠低於排名第12的丹麥(77,641美元)與第14的台灣(76,858美元)(註二);芬蘭醫療體系與社會扶助堪稱完善,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自2000-2020二十年間抗憂慮藥物消費量,每一千人每日規定劑量(Daily Defined Dose)芬蘭比數高居82,常年佔據歐盟諸國前七名;而2021-2024年男女性合計自殺率,每十萬人為15,7,排除格陵蘭群島更為歐盟國家第六高。(註三)
早於1906年,芬蘭於歐洲首發,賦予全國婦女投票與競選公職的權利,堪為性別平等的先驅;芬蘭人類發展指數極高,2018年為0,925,全球排名第十二;2019年12月10日,芬蘭社會民主黨(SDP)桑娜馬林(Sanna Mirella Marin,1985—)正式就任總理,年僅34歲,為芬蘭政治史與當時全球政界最年輕的現任總理。但也因上任後,馬林單穿西裝外套若隱若現的乳溝登上芬蘭時尚雜誌《TRENDI》2020年10月份封面,2021年12月同仁感染新冠病毒確診後夜店派對熱舞,甚至於赫爾辛基官邸拍攝女性友人半裸熱吻的風波,以及內閣成員挪用公款買早餐,引起不小正反聲浪。
暱稱為「波羅的海的女兒」的芬蘭共和國,究竟是自帶何種祖傳秘方,能連續八年稱霸「全球最快樂的國家」的頭銜呢?長居芬蘭,於赫爾辛基時尚界打滾破十載的筆者明蒂小姐,取證畢業於Aalto University與赫爾辛基大學台灣、法國、瑞典與芬蘭籍碩博士生的求學經驗,即以天然環境、社會福利以及芬蘭國民集體潛意識漸進式剖析。
〈得天獨厚的天然環境〉
芬蘭總面積共約338,000平方公里,為歐洲第八大國。全國地勢平坦,為大片森林覆蓋,佔國土面積約66%-69%,為歐盟之冠。其「千湖之國」之譽,精確來說芬蘭境內共有約188,000個湖泊(面積500平方公尺以上列入計算),而「千島之國」實則為約179,000個島嶼。大小島嶼集中於赫爾辛基南部外海,以及芬蘭西南部與奧蘭群島(Åland)主島之間海域。
這得天獨厚的萬湖萬島的天然地理環境,加諸全芬蘭境內無有煉油廠與火力發電空污的好山好水,造就芬蘭居民自古便在湖畔或島嶼購地置產,建立起隱居山林與水域間,自給自足又各具特色的度假小屋,芬蘭語稱之為Mökki。每逢週末、復活節、夏至、暑假至聖誕假期,芬蘭老少,甚至年輕世代,都會先至賣場採買食物飲料,從平時上課上班方便的住處主屋,駕車前往至谷歌地圖指標漂浮不定的隱密地帶,卸貨、打掃、砍柴、挑糞、閱讀、繪畫、打牌、種花、煮食、慢跑、釣魚、划船、裸泳、桑拿、歌唱、狂舞、派對、親熱、滑雪、溜冰‥‥任何放鬆愜意(各位讀者能聯想)的休閒活動,宛如美國超驗主義作家梭羅《湖濱散記》(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的遠離塵囂,芬蘭男女老少皆在祖傳小木屋留下美好的回憶。
芬蘭森林夏季可摘採野莓、蘑菇與小花,冬季湖泊則可健行、滑雪或是冰釣。芬蘭憲法明文規定保障「Jokaisenoikeudet,個體的權利」:意即任何居住或停留芬蘭的個體,無需許可、完全免費、不得無故受限,但是在尊重自然,排除特定私人耕地或居住區域外,人人都有權利享受大自然贈與我們所有生命體廣袤的資源與無盡的教材『Jokaisenoikeudet』。(註四)
芬蘭警政移民局甚至開放夏季90天短期工作簽證,吸引當地與全球野莓蘑菇摘採愛好者將成簍成堆的蔬食至公共市場販售,賺取零用。雖說摘採過程為高密集勞動,但不啻是為暑期既可享受自然美景,免費攝取多種豐富維他命與芬多精,又可體驗打工度假的好機會。
即使居住在大眾交通便捷的首都區周邊,散步或短程駕車,皆可遁入任何一處無名森林(比入本小姐家小宅步行約500公尺,而夏季步行800公尺波羅的海免費游),在每年十月初至隔年春分的極光爆發高峰期,靜靜欣賞淡淡的幸福綠(極)光。雖說北緯60度的特性不若北極圈內來的舞動撫媚、光彩奪目,但是能在空氣清新的冬季夜晚對著滿天星辰許下願望,或許也是能夠毫不費力親近大自然的芬蘭居民幸福快樂的緣由之一吧!
〈面面俱到的社會福利〉
芬蘭之於18歲以下兒童、65歲退休族、殘疾人士以及在學學生均由社會保障局(芬蘭語:Kansaneläkelaitos,簡稱Kela;瑞典文:Folkpensionsanstalten, 簡稱FPA;英語:The Social Insurance Institution)提供『從搖籃到墳墓』方方面面的社會援助。於1937年初始設立時,其唯一職責是提供國家基本養老金補助,爾後覆蓋範圍擴大至生育補貼、家庭福利、住房津貼、學生經濟援助、應徵入伍者零用、醫療保險、老年康復、殘疾人士復健、基本失業保障以及基本養老金等等。(註五)
升格為人父母者的芬蘭公民以及長居者有權享受生育補助(Äitiysavustus)、母親產假共計105個工作日補貼(Äitiysraha)、父親產假長達54個工作日或約9周補貼(Isyysraha)以及父母育兒共計158個工作日補貼(Vanhempainraha)。娃兒出生後,吃喝拉撒,確實實行生理機能,社保局即寄發全套嬰兒用品箱,或者約180歐元的免稅現金補貼,並於每月入帳約95歐元零用基金以及免費醫療與博物館資源直至孩童年滿十八歲止;使用娃娃嬰兒車的監護者,搭乘公共交通全程免錢。單親撫養或收養子女者,若為芬蘭公民或在芬蘭持續穩定居留的人士,可依贍養費不足申領扶養補助金,且單親家庭協會(Yhden Vanhemman Perheiden Liitto)組織活動並提供相關資訊。(註六)
若小孩需要特殊教育學習,醫生發布報告後即有社保局引介相關師資,甚至於主要照護者(比如母親)每月照護加給。芬蘭與瑞典語的雙語教育,小學生甚至不需要攜帶任何文具書籍,(只要人)到校均有提供相關用品以及免費營養午餐。公立學校以及大學教育給予歐盟公民全年免費至碩士學位,若繼續攻讀博士者,大學教育法是定為一研究員職位而給付每月薪資。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家約翰赫利韋爾(John F. Helliwell)表示「隨機故意丟失錢包歸還率」的社會研究也發現,陌生人的友善與信任程度與世界上快樂國家高分得主成正比。這項收集了來自世界各地歸還數據顯示「相信他人」與幸福感的正向循環,「人們在認為彼此關心的地方生活會更幸福」。而芬蘭人拾金不昧的美德,禮讓行人的紳士風度,以及過九成人民信任警察與司法機關的公正性,也是幸福的表徵。
芬蘭的長照政策目標,是為縮短到老年人完全臥床至臨終只需約兩週。其老年照顧體系源自於十八世紀的濟貧系統,十九世紀末,之於瑞典王室統治的芬蘭地方政府建造農莊式救濟院,收容貧苦失能、精神病患或是孤兒遊民等。時至今日,已經在芬蘭登記居住地的居民有權享有當地社會醫療區(hyvinvointialue)提供的老人照護服務。
長照者的家人可申領居家照護補助,但若日常生活完全無法自理,當事人可向當地社會服務處申請家庭護理(kotihoito)服務。家庭護理服務包括家事服務(洗澡、穿著和膳食)、家庭疾病護理服務(專員到府進行治療和復健)和援助服務等。雖說居家照護服務並非完全免費,但是定期使用服務費用是依照申請當事人與配偶的收入比例而定奪。
若需要入住24小時專業護士執勤的老年安養中心(vanhatalo),醫生會開立相關疾病照護單,中心提供膳食、復健、清潔、購物、安保、運輸以及團康活動等援助服務,費用奠基於全國退休老人年金與部分自費。
從搖籃到墳墓,芬蘭的社會保障局將每一位芬蘭公民以及長居身份者體貼入微方方面面,這也是芬蘭居民幸福快樂的緣由之二吧!
〈芬蘭民族的集體潛意識〉
芬蘭嚴峻的氣候條件,日照時短,可耕種面積僅占全國土地8%,多數蔬果肉類均需仰賴進口。土地氣候的限制迫使芬蘭政府必須以社會主義完善福利的政策,保護人民並鼓勵生育,否則若以北美或亞洲的高度資本主義,其漫天喊價的醫療保險、租賃費用甚至長達七個月賴以為生的暖氣設備,必定造成路有凍死骨的人間悲劇。
歷史上歷經瑞典國王艾瑞克九世(Erik Jedvardsson,約1125年—1160年)於1154年引進基督教至芬蘭以降,瑞典語一直是行政與教育機構的第一語言。直到1808年芬蘭戰爭,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軍隊大敗瑞典,自此芬蘭成為俄羅斯帝國內的自治大公國,並由沙皇兼任大公至1917年獨立止。
芬蘭七百多年來與北歐強權與帝俄毗鄰,使其芬蘭人集體民族性沈默寡言、性格內斂、行事低調、小心翼翼、避不惹事,以免遭致強權政府的箝制。長期壓抑所衍伸出的自我卑屈,於19世紀芬蘭民族主義高漲後集體內心充滿(莫名)民族及語言自豪感,但也正是這份不可言說的優越感,加諸堪稱領先全球的社會福利補助系統Kela/FPA,九成五以上芬蘭公民集體公認自我居住在最完善的社會國家。
快樂幸福與否,實則對照比較的結果。逃避比較,便無傷害。
芬蘭廣播公司(芬蘭語:Yleisradio Oy,瑞典語:Rundradion Ab,縮寫為YLE),是隸屬於芬蘭議會之下提供全國性公共廣播服務的媒體公司,芬蘭政府擁有99.98%的股份,其所製作風格穩健的晨間與晚間電視新聞,中東動盪、東亞政災、非洲貧困的報導當然不曾缺少,之於自家國內新聞一貫風格向來報喜不報憂,尤以新冠疫情前為最。即使在2020年3月15日赫爾辛基宣布疫情封城至同年6月1日部分解封期間,播報病毒擴散點以及爾後2021年疫苗受害相關消息,除了歐美PTT Reddit流傳外,較具公信力的報導幾乎都是私人新聞集團經營的新聞晚報Iltalehti甚至明星八卦報Seiska吹哨。(註八)
以生活食衣品牌多元性而論,亞洲各大城市眼花撩亂就完全無以進行類比,只區區與鄰國北歐瑞典、丹麥以及挪威相較,芬蘭異常稀少,且貧乏的可憐。外商年年撤資,個體經濟異常貧弱,只因為赫爾辛基主要街道商家出租權狀幾乎全數控制在保險代理機構 Ilmarinen旗下,寧可自疫情爆發後成排空屋閒置五年(芬蘭乾冷,基本上養不了蚊子),也不願彈性降租(註八)。
因為集體民族自豪感時時無故發作,芬蘭諸多零售商喜歡挑選本土顧客作生意,因為「我們相信操芬蘭語的自己人」;芬蘭時尚產業長年來各自為政,無以組織集團取得以量制價的原物料優惠,因而製作成本單價飆漲;芬蘭本土投資商幾乎毫無願景引進北美歐洲衣飾品牌,否則「會壓縮本土品牌的購買意願」。因為「無需借鏡比較,無需調整策略,無需打破行情」,只因為「降租以及進口無法增加任何個體與社會福利」,只因為 『Made in Finland』是首屈一指的,只因為「我們芬蘭共和國是全世界最完善的福利國家」。
芬蘭因入秋後日照逐日短促,赫爾辛基於冬至之時大約不到4小時白天時程(11時日出下午3時前日落),緯度越高以此類推,極易引發全體居民季節性憂鬱症SAD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019年的統計,18.8%的芬蘭人曾患(甚至持續)心理相關疾病,完全健忘紫外線指數半年為零正是護膚美白追劇嗜睡好時機。不禁懷疑,牛津大學幸福感研究中心人員是否刻意忽略於每年入秋至隔年春分實地調查土生土長芬蘭語居民評價其生活滿意度,否則平均分數何以飆到全球之冠。那一雙雙湛藍之眸身著全黑,似極天天守喪,只會保守低語道:喔,還不賴吧。
芬蘭靠天吃飯,冬季工時不穩,開缺極少,加諸集體惜字如金的悶騷鍋性格不善適時宣洩,自覺人生無趣便一槍了結。據Small Arms Survey 2017年統計,芬蘭全國持槍率每百人擁槍數為32,4,總人口約550萬的芬蘭註冊槍枝超過一百五十萬(1,542,396,不約而同與去年失業申請書大約同比數),全球排名剛好TOP 10(台灣排名全球墊底第230,註冊槍枝總數五,看著看著我也是笑了,幫派慈善出借給劇組拍戲耍狠用麼?)。
諷刺以蔽之,摒除公路駕車與麋鹿車禍雙雙陣亡、倒霉至極慘遭大雪砸死或活埋、冬季因借酒澆愁醉醺醺而誤踏冰湖凍死失蹤的意外(皆是親眼目睹當地尋人啟事而得知,Yle 國家新聞省略避談),芬蘭全國心理疾病患者皆在特定時辰自殺死光,來年剩餘的適者生存人們大抵就是最快樂國家高分蟬聯八年的另類緣由吧!
全球知名聖誕老公公的故鄉即在芬蘭北極圈的Rovaniemi,每年總吸引無數粉絲遊客拜訪合照。聖誕老公公慈眉目善,出生年月日不詳但已婚。芬蘭原文聖誕老人為Joulupukki,joulu為年終/冬至/農業年告終/聖誕之意,pukki則是麚/雄鹿,而非基督教化的Santa Claus。推薦讀者影迷們觀賞芬蘭導演Jalmari Helander於2010年自編自導的黑色喜劇《聖誕壞樂》Rare Exports: A Christmas Tale一窺解謎;那笑呵呵進城發禮物的老爺爺是芬蘭基督教化後,芬蘭集體推廣的旅遊商業形象,藉以翻轉七百年來貧苦卑屈的殖民身份,而骨子裏聖誕生物的暗黑本質,才是真切原始的芬蘭民族的集體性格與潛意識。
本小姐和我家那隻土生土長的芬蘭先生聽到關鍵評論網帥哥編輯邀稿,淺談芬蘭生活與幸福原由時,不禁哈哈狂笑,久久不能自己,這或許也是身處最快樂國家的小日子幽默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