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 Finnkino, Espoo
魏明帝時期劉邵在其著作《人物誌》第八篇《英雄》中下了定義:「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外型嘴砲度都極似鋼鐵人漫畫版本的小勞勃道尼,符合大眾潛意識及普遍心理需求而受到觀眾信賴的個人特質,與曾編導《吻兩下.打兩槍》的尚恩布萊克(Shane Black)於2013年再度攜手合作,帶領原班人馬葛妮絲派楚小辣椒與羅德上校唐奇鐸,驚豔全球鋼鐵漫迷影迷。
《鋼鐵人3》影片起始回溯至1999年紐約研討會輔結束,蓋皮爾斯飾演的自卑轉自戀狂科學家博士研發奈米病毒血清技術,成功改造功能類似魔鬼終結者T-1000的打不死、燒不壞超級兵團。其終極秘訣還可仿效武士道精神,自體內爆,不留活口,無以成俘,進而榮耀十人團。這種中東加乘中國式的混種敵人們,一次滿足美利堅合眾國近20年來經濟軍事外交眼中釘想像。
美國超級英雄的舊黃金時代始發於1940年代漫畫界,大抵可滿足當時二戰間的勝利思維。新黃金時代約為2000年後電影業,其波灣戰爭、布希政府與911議題引發無數「美式英雄戰勝東方宿敵」的大量複製。而國土有難,當然是美國最聰明秀出、膽力過人、瀟灑出眾、口若懸河花花公子之東尼史塔克鼎力相救。美式文化傾向鎖定假想敵先,再創造超級英雄;若沒有了恐怖主義,英雄幾乎無用武之地,大概也只能宅在豪邸發明熨斗男。
小辣椒進化為更火辣辣的浴火女雌並不意外,畢竟符合了漫畫界女性主義抬頭與好萊塢近期「花瓶也可砸壞人」的劇情老梗。而東尼與小男孩相處過程,突顯英雄仍保有赤子之心,除了對抗權勢,卻不忘關懷凡人瑣事。有趣在於,這回東尼的人生導師為曾受霸凌的孤兒,而非哪方神人大師,不失為溫馨可愛的鋪陳。
而不小心撞見東尼的電視台工程師蓋瑞興奮地認為「蓋瑞急需東尼」的台詞,如果喜愛90年代英國喜劇Men Behaving Badly(劇中蓋瑞與東尼為室友兼損友)的粉絲就不得不會心一笑,其命名絕非偶然。而保羅貝特尼操英式口音用詞的Jarvis家庭機器人與東尼的一來一往,也是聲光特效之外的一大享受。雖說此次幾乎沒有鋼鐵人搥鋼鐵人的打鬥場景,看著似美國隊長與浩克造型的鋼鐵大軍齊飛支援,實在過癮。也可見《復仇者聯盟2》伏筆處處:美國英雄們正準備來個超團隊合作,全球大吸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