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法斯特》:「愛爾蘭人天生就會離鄉背井,不然世界各地就不會有酒館」
For the ones who stayed,
For the ones who left, and for all the ones who were lost
肯尼斯·布萊納自編自導的半自傳式電影《貝爾法斯特》,以9歲小男孩巴迪Buddy(Jude Hill飾演)的觀看方式,紀實1969年北愛爾蘭的家庭生活、初次暗戀、政教衝突與觀影記憶。於2021年9月首映後,《貝爾法斯特》已於金球獎、評論家選擇獎與奧斯卡金像獎等多項提名,國家評論協會更盛讚為2021年度最佳電影之一。
〈北愛爾蘭的歷史衝突與糾葛〉
北愛爾蘭、愛爾蘭與英格蘭的流血衝突自1541年英王亨利八世將愛爾蘭升格為王國,並同時統治全島起始。爾後詹姆士一世(James I, 1566-1625)擴大對愛爾蘭的殖民,愛爾蘭北部成為大量蘇格蘭人和英格蘭人的主要移居地,這些移民奠定日後北愛爾蘭新教徒人口的基礎。17世以降,新教徒移民與北愛爾蘭本地的天主教徒政教紛爭無以停歇,直至1921年,愛爾蘭獨立戰爭結束後,根據英愛條約,愛爾蘭自由邦成立,北部阿爾斯特省的6郡成為北愛爾蘭。新教徒為主的「聯合派」unionists,主張北愛是英國的一部份;而以天主教徒為主的「民族派」nationalists,強調北愛應與愛爾蘭共和國統一為單一國家(all-Ireland)。1969到2003年間,兩派之間的鬥爭武裝化,稱之為The Troubles的政教衝突,使首府失業率飆高、治安惡化、居民出走,即是《貝爾法斯特》全片的焦點還原。
高度還原歷史場景的《貝爾法斯特》,不但導演肯尼斯·布萊納是正港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出生,全片配樂則出自北愛爾蘭傳奇音樂人范莫里森爵士Sir Van Morrison。飾演巴迪爸爸的傑米道南(Jamie Doran)老家在貝爾法斯特近郊,而飾演巴迪爺爺的希朗漢德(2011年《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Ⅱ》飾演阿波佛.鄧不利多,也是《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的境外之王),與肯尼斯·布萊納更可互稱彼此為街坊鄰居;飾演巴迪媽媽的Caitríona Balfe是愛爾蘭人,童年生活在北愛爾蘭邊界附近,她非常了解北愛爾人說話的方式和口音,也非常熟悉愛爾蘭延伸家庭的生活。
而自1989年《亨利五世》與肯尼斯·布萊納合作以降,多次出演或客串相關製作的奧斯卡金獎得主茱蒂丹契(Dame Judi Dench),更是《貝爾法斯特》的不可或缺。肯尼斯·布萊納稱讚道:
「茱蒂丹契女士的母親來自愛爾蘭都柏林,我們合作多年,而且她又是一位老戲骨,不管演什麼角色都會做足功課,演什麼像什麼‥‥《貝爾法斯特》的演員們都擁有一股積極的正能量以及外向的特質,就像是一個真實的北愛爾蘭家庭。」
〈攝影的凝視,觀影的記憶〉
《貝爾法斯特》以黑白拍攝為全片主導,畫面調度靈感近乎取汲自阿方索庫朗Alfonso Cuaròn的《羅馬》Roma:以平視、凝視、仰式、鏡中鏡(frame-in-frame加諸攝影構圖二分或三分法,借鏡馬格南通訊社記錄北愛爾蘭1960-90年代政教衝突的手法,述說面臨社會動盪不安的家庭肖像。《貝爾法斯特》就像是一幅幅、一頁頁美國《生活》雜誌的黑白攝影畫廊,編導以「無名無姓」的巴迪一家人(除了小男孩巴迪,其餘主要角色皆以爸、媽、爺爺、奶奶稱之),代稱所有在貝爾法斯特勞動階級的家庭生活,其中的詼諧、歡樂、不安與煩惱都一覽無遺。攝影以直立或水平角度直視城市街角,不時被鎖定在視線水平,好如傑米道南拒絕天主教徒「民族派」鄰居的威脅放話的一橋段,藉以捕捉對話中的凝視與憤慨。而英國政府軍與北愛爾蘭共和軍築起的拒馬路障、媽媽與鄰居交談時的公園鐵柵欄、巴迪與爸爸去病院探望爺爺時的鐵床欄杆,都在在暗示當時新教「聯合派」與天主教「民族派」非黑即白的政教冤屈與鐵幕隔離。(註一)
全片中的彩色攝影僅只三場,首發開場以drone鳥瞰方式,全景弧線穿過所選的Waterfront Hall(2021年11月《貝爾法斯特》首映會場)與片尾的貝爾發斯特港口區,倒是飽含旅遊頻道中度假城市的行銷手法,而其另一跳接的彩色條度,就是巴迪與家人觀影的美妙瞬間了。
1964年由法蘭克辛納屈主演(Frank Sinatra 1915-1998),改編自俠盜羅賓漢的Robin and the 7 Hoods,將英國民間故事場景轉移到1920年代黑幫猖獗的美國芝加哥,肯尼斯·布萊納以自身童年的記憶,藉由巴迪與家人的共同觀影經驗,呼應1969年的北愛爾蘭政教黑暗期,也祈禱現實生活中俠盜羅賓漢現身,劫富濟貧,剷除冤冤相鬥的惡勢力。
巴迪媽媽和奶奶在貝爾法斯特家中的電視機旁安靜地討論時,巴迪和哥哥正在觀看電視版《星艦迷航記》Star Trek。曾擔任泛美航空客機駕駛的Gene Roddenberry創始(1921-91),電視劇於1966年NBC首播,廣受好評的最終章於1969播製完結。《星艦迷航記》中未來主義與航太科學暗示了巴迪對家庭未來的嚮往與懷疑;劇情終章,跟隨柯克船長與企業號組員前往的未知宇宙,也是巴迪一家人爾後離鄉移民的微妙伏筆。
在聖誕時節,巴迪的奶奶帶他去看英國小說家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70)的《聖誕歡歌》A Christmas Carol的現場舞台製作。《聖誕歡歌》中,小氣財神史古基的與鬼魂的故事人人皆知,此橋段承先啟後巴迪的聖誕溫馨時光,現場戲劇表演潛移默化為童年記憶的一部分,也使肯尼斯·布萊納向觀者說明其演、編、導的訓練生涯始於舞台劇場,是日積月累的珍貴經驗。
而在回家的路上,巴迪奶奶論及了改編自詹姆士希爾頓James Hilton同名小說的1937年冒險奇幻電影《失落的地平線》Lost Horizon(或譯《西藏桃源》),男主角由1930-40年代家喻戶曉的英國演員Ronald Charles Colman(1891-1958)擔綱,講述一群英國冒險家在亞洲發現神秘之境----香格里拉。巴迪顯然不明白這個仙境之地是虛構地理,但是此對談的橋段顯示祖父母輩之於北愛爾蘭生活的見解,以電影暫時逃離壓抑性的國家機制,藉以探討祖國疆界之外,對於海外環境探索的希望與後國家想像。
Chitty Chitty Bang Bang《飛天萬能車》是1968年英國奇幻音樂劇電影,由英國傑出兒童文學作家Roald Dahl(1916-1990)與導演肯休斯(Kenneth Graham Hughes 1922–2001)共同編寫劇本,改編自007龐德系列作者伊恩·弗萊明1964年的小說Chitty-Chitty-Bang-Bang: The Magical Car。巴迪觀賞《聖誕歡歌》現場舞台製作後回家的路上與奶奶提及,隨後家人一同觀影,全神貫注,歡樂滿堂。影片中的飛天車片段以其原始版本的Technicolor格式展現,明示了1960-70年代的電影院經驗總是令觀者興奮不已,因為色彩和奇觀點亮了的危險、不安與困惑的經濟拮据,也強調巴迪一家人的生活有如雲霄飛車般的起起伏伏,渴望擺脫貝爾法斯特政教衝突的無奈困境。
彩色電影的吉光片羽突顯了巴迪將電影的奇幻世界視為短暫的現實逃避。電影院電影保持其繽紛絢麗的多彩的想像力,是家人歡樂記憶的泉源,與貝爾法斯特的「非黑即白」、你死我活的刻板宗教教條的現實生活,反襯了其深刻的對比與強烈的批判。從黑白的主導敘事到彩色片段的輔助說明,為電影的敘事創造了獨特的觀點和色差,闡明了過去與現在、現實與幻想之間的差異。雖説黑白攝影讓貝爾法斯特與過去史實聯繫為一體,為本片提供了熟悉感與脆弱感,但隨機出現的鮮豔色彩以「鏡中鏡、影中影」(frame-in-frame)的攝影技巧貫穿全《貝爾法斯特》,將觀眾拉回當下,跳脫巴迪原本「非黑即白」的敘事人觀點。
〈鏡中鏡、影中影〉
「鏡中鏡、影中影」在攝影技巧上,強調對於關鍵主題的對焦處理,引起觀者對的注意,強化體裁重要性,將圖像中的任何干擾和混亂隔離,可以為較為平淡無味的圖像添加深度和層次:好如巴迪媽媽不安困惑凝視窗外的驚鴻一撇、巴迪闖禍時平視畫面母與子v.s門與窗的對稱性、抑或是巴迪在小便間同奶奶從窗櫺與爺爺伴嘴兒,在照片中產生神秘感和視覺延展,從而推遲觀者探索橋段的分分秒秒。肯尼斯·布萊納運用門與窗、後院與柵欄、街道與商家的「鏡中鏡」黑白攝影技巧,加諸《貝爾法斯特》框架敘述(frame narrative)了英美文學作品與電影的繽紛「影中影」,就好如英國文學巨擘喬叟的《坎特伯里故事集》(註二),藉由不同階級與思想在旅途生活中所發展出不同的情境,將焦點集中在敘事者(巴迪)與城市本身的關聯性,增加故事的趣味性與知識延展性,藉以凸顯主角們的脆弱與糾葛、親情與愛情,《貝爾法斯特》不啻為螢幕硬漢肯尼斯·布萊納給老家的一封小情書。
如果來個大哉問,來問問:什麼是電影?
電影是集文學、繪圖、攝影、雕塑、設計、時尚、音效、配樂、剪輯和演員之大成,電影可以是兒時夢想的實現,是進入主觀幻想領域的門戶;電影也可為政治服務的媒介,目的是教導或說服觀眾相信製作者們的理性觀點與感性情懷。
那麼,為什麼肯尼斯·布萊納運用電影介紹電影?
肯尼斯·布萊納藉由「鏡中鏡、影中影」的敘事技巧,將自己心愛的家鄉人事物與成長經驗,藉由電影,向著未來,邀請大家,打開一扇扇充滿驚喜的可能。
電影補述正史遺失或疏漏,開創科技領航的新紀元,濃縮創意與智慧的聲光載體,凝聚為人類集體記憶的新永恆。
At Maxim, Helsinki
註一:
參考文獻:
Melaugh, Martin.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 The Northern Ireland Conflict.’ Conflict Archive on the Internet. Northern Ireland: Ulster University, 3 February 2006.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 July 2017. Retrieved 18 May 2017.
https://cain.ulster.ac.uk/faq/faq2.htm
於1993年吉姆·謝里丹(Jim Sheridan)導演,丹尼爾戴路易斯(Daniel Day-Lewis)主演的《以父之名》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改編自1974年北愛爾蘭衝突的冤獄事件Guildford Four,榮獲得柏林影展金熊獎。
註二:
《坎特伯里故事集》故事敘事為29名朝聖者聚集在倫敦一家旅棧,整裝前往東南部的坎特伯里大教堂。大夥兒輪流說故事打發時間,其中包括騎士探險愛情傳奇、宗教道德故事、滑稽趣聞、動物寓言等24個故事,以中古英文雙韻詩體寫成。作者喬叟Geoffrey Chaucer(ca.1340s– 1400)自講的故事以散文體紀錄。《坎特伯里故事集》深受義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談》影響,雖說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但是卻為英國印刷史上的第一部印刷出版品,古典文學界視喬叟為英國詩歌的奠基人。
感謝關鍵評論網2022/03/23刊登【影評】《貝爾法斯特》:北愛爾蘭的歷史衝突與糾葛,如何推動肯尼斯布萊納獻給家鄉的情書?
關鍵評論網電子報2022/03/23 ->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64393/fullpa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