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2日 星期四

The FLASH《閃電俠》:回到未來,天生一對,蝙蝠俠大顯神威

Come on Barbie Let’s go Party

人不自私,天誅地滅。」

 

〈閃電俠與蝙蝠俠〉


東漢許慎著《說文解字.人部》中註釋:「俠,俜也。」即抑強扶弱、見義勇為之人。

 

2016年自DC宇宙《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與《自殺突擊隊》首度現身,2017年於《正義聯盟》再度加盟,自幼失怙、聰慧過人卻內向自持的閃電俠貝瑞艾倫,與蝙蝠俠布魯斯偉恩互為鏡像,既振窮救急高譚市,也時時「俠以武犯禁」。

 

DC宇宙與華納兄弟影業自2013年首部超級英雄電影《超人:鋼鐵英雄》開展起始至《水行俠》,令觀者們歎為觀止的超能力攝影調度——高速飛行、近身格鬥、行雲游水、力大無窮——總是以旁觀者超然的視角,藉以認知眾家英雄的來龍去脈。而每回閃電俠瞬間出場,天降神兵之時,以灼熱閃電倏地劃線直線加速,或以極度緩慢的分解動作漂浮於空中,以至於觀眾的觀影時間僅僅一秒,卻近乎永恆。

 

2023年《閃電俠》開場序幕,閃電俠貝瑞艾倫奮不顧身,秒換閃電裝,超音速穿越沙漠公路、擠身抵達車水馬龍之時,市立醫院東翼因遭受不明攻擊而搖搖欲墜,嬰兒翻滾、毛孩伸舌、護士驚聲、醫療用具廚房餐具失速於地心引力作用的那僅僅數秒,閃電俠卻先自起私心,先微波加熱一會兒墨西哥捲餅,偷吃幾顆糖果,再看看摸摸,「延遲」拯救無辜生命的序列。這是攸關生死的居民災難,但是以2013年《母侵》以及2017《牠》恐怖片系列而起家的阿根廷導演安迪·馬希提Andrés Muschietti,卻以「吃飯我最大」以及「以武犯禁」的厚顏無所謂,打破以往超級英雄們不苟言笑的角色設定禁忌,帶領觀者們近觀體驗身臨其境的超能力視角,再遠觀好比水上芭蕾的慢動作喜劇感,進而探索閃電俠的個人私心與心理黑洞。

 

2023年《閃電俠》貝瑞艾倫抑強扶弱、見義勇為,脫離正義聯盟的及時雨配角設定,揭開DC多重宇宙序幕。伊薩米勒就像年輕版的巴布狄倫Bob Dylan,有稜有角的深邃五官、濃密烏黑的劍眉和不時揚起一抹天真傻勁兒的薄唇。在《閃電俠》咖啡廳開場橋段,米勒飾演的貝瑞艾倫點了一份精心製作的花生醬三明治,但他任務臨頭、漫不經心、易怒暴躁且不可理喻的飢餓緊張感,就像歡樂分隊樂團Joy Division主唱伊恩Ian Curtis般的極度焦慮。伊薩米勒飾演的大學生貝瑞艾倫,有琳賽蘿涵於《天生一對》分飾兩角的青春活潑(對決氪星毀滅還可一前一後喊出Come on Barbie Let’s go Party的分工合作實在大快人心),也有萊恩雷諾《死侍》系列中的不拘小節與輕率私心,分離、分割、分裂的英雄分身與自我本尊。而以英雄主義「以武犯禁」的閃電俠爾後一分為二,甚至飽含一絲絲美國小說家愛倫坡的心理驚悚短篇威廉威爾森〈William Wilson〉中那如影隨形的身心負荷與分裂人格(註一):年輕無知、享有父愛母愛的大學生貝瑞成為閃電俠;而年長穩重、形單影隻的成年版艾倫卻完全失去了超能力量。


 

〈蝴蝶效應,回到未來〉

 

閃電俠的超速能與時間成相對性,以閃電俠作為回到未來』的多重宇宙,無需任何科學英雄角色輔助開啟。但就如同獨生子蝙蝠俠的鏡像,因懸疑謀殺案而失去家人的心靈黑洞所困擾——貝瑞急欲幫深陷冤獄多年的父親證明清白——於是他意外得知自身的神速力可以超光速推進過往時空,想藉以重寫歷史,拯救朋友親人。

 

由一小罐番茄醬開啟的『蝴蝶效應』,或許相較於回到未來拯救父母親,伊薩米勒飾演貝瑞艾倫比起米高J福克斯飾演的Marty McFly,遭遇前所未有的混屯世界與身心考驗。最讓影迷會心一笑在於,編導還假借閃電俠之口,開了1985年《回到未來》換角風波前Eric Stoltz的初始階段版本的小玩笑(註二)。

 

貝瑞衝擊了時空秩序,扭曲了家庭悲劇與英雄分身,意外引出由神速力誕生的死亡化身「暗黑閃電」,且自身受困於2013年還未有正義聯盟多元宇宙,被迫面臨來自氪星的毀滅勢力。一老一少的貝瑞艾倫,不得已只好私自闖入韋恩莊園,尋求蝙蝠俠的幫助。

 

〈自私、自利與自我〉

 

俗話說:「人不自私,天誅地滅。」貝瑞急欲竄改歷史是基於保護家人的私心,尋求蝙蝠俠高級裝備與無償贊助或許是出於自利。但不可否認的,自私自利也是人性極為頑強的一面,為生存所必須,是人性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並非全面性。

 

戰國時期,孟子主張性善,甚至否認自私是基本天性。《孟子.公孫丑》篇提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一老一少的貝瑞因為多重宇宙意外相遇相識,似乎暫時擺脫了獨生子的內向彆扭,找到了情同手足的拌嘴歡樂;而油頭垢面、穿著破毛衣人字拖的隱士布魯斯韋恩,在這組天生一對的英雄(雙胞?)分身鏡像中,先是惻隱了失怙的後輩與自我,進而摒棄原本自私的不聞不問與頹靡不振,重振了「我是蝙蝠俠」的往日雄風,重啟蝙蝠洞,大顯神威。相較於班艾佛列克版本那過於憂傷哀怨、幾近被榨乾邊緣的藍領階級工頭形象,一句「或許下回吧!」就自私地甩鍋孤單無助的同事後輩,能即時察覺自我惻隱之心的米高基頓,以過來人經歷才能解鎖當事苦主,更似榮格分析心理學中,如師如父般的智慧老人senex形象(註三)。

 

無論是閃電俠、三代蝙蝠俠(是的,1997年穿乳頭裝與羅賓和阿諾交手的那位)、神力女超人、超少女(或許亨利卡維爾實在太高大養眼,嬌小的Sasha Calle相較之下較無氪星人的強大氣勢)、水行俠都忠於「自我」、強調「自己」的英雄主義特質,很容易與負面的「自私自利,莫管他人瓦上霜」混淆,但實為相反的概念。強調個體性或獨特的自我,真正的精神是個人主義,而「個人主義」,並不等同於自私自利。


 

個人主義認為「人」就如同原子,是各自分離的,原子和原子之間、人與人之間會建立關係,但是不論這些關係多麼親密,最終「人」還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如果要理解人類為什麼會形成家庭、團體、社會、國家、聯盟,一定要先瞭解個體的特點,從「個人先存在於社會」這些特性,以及「個體具有群聚性」,才能知道人與人之間如何建立良好的關係。

 

無論是古典作品、DC宇宙抑或是漫威家族,觀者可以見證後現代英雄主義的漸進式進程:往往身心超載、行單影隻的超級英雄,「個人先存在於社會」而默默助人,卻因「相似個體具有群聚性」,英雄惜英雄,所見略同,進而互相營救、組織聯盟、工會、甚至家庭;爾後因為這個特種行業的短命、操勞、爆肝(哪家資金太雄厚的人壽保險公司想試試挖坑跳),無論業績名聲多麽豐功偉業,卻仍然得面對自我能力的不足、個人私心與心理黑洞。成年版「閃電俠」誤以為全速進攻就可改變命運,學生版「閃電俠」則固執己見,走火入魔,場景好如2014年的《明日邊界》Edge of Tomorrow,重複回到過去,嘗試修補錯誤,卻又見證歷史悲劇反覆以不同版本重演。貝瑞艾倫宛如是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綁架了死神,天真以為世間沒有死亡,親人就可無憂無慮,卻不知衝擊時空秩序的蝴蝶效應,只是永無止境的無望勞動。

 

〈結語〉


《閃電俠》隨著影片時間軸高速推進,《回到未來》的輕鬆俏皮感則越來越薄弱,終極之戰的場景更有史詩神話般的戰鬥場面的武斷自負。或許就如《浮華世界》點評,「《閃電俠》借用《蜘蛛人:無家日》的策略,不過是聚集令影迷驚呼的演員回歸,博取票房和懷舊之情」。

 

或許尼可拉斯凱吉和克里斯多福李維的現身確實讓好些影迷集體高潮,但是興奮的喧囂,隨著神風敢死隊的蝙蝠飛機竄起的裊裊黑煙,隨著DC試探性打開多重宇宙的風險,隨著伊薩米勒懸而未決的社會案件(入戲太深進而身心俱疲也不無可能),隱隱飽含暗黑宿命。或許就如同威廉威爾森,閃電俠貝瑞艾倫就是自己的最大敵人,終究得賜死過去的、部分的、甚至是無知的自我,接受死亡的現實,與悲劇的不可逆,才得揮一揮衣袖,繼續向前,衝刺人生。

 

因為,並非每一道問題,都得強求解答

 

註一:

愛倫坡於1839年的短篇小說《威廉·威爾森》William Wilson,講述成績優異但好賭成性的中學生威廉·威爾森,在青少年時期,遇到了與自己同名同姓、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同學,因此經常明爭暗鬥。錄取牛津大學後,靠著賭局騙局,威廉過著奢華放蕩的日子。遊蕩歐洲期間的化妝舞會上,威廉又巧遇威爾森,一言不合便挑釁決鬥,最終一劍刺中,不過在鏡廳中猛然知覺自己的胸膛血流如注,才發現如影隨行的威廉·威爾森,一直都是另一個自己。

英文全文如下:

https://americanenglish.state.gov/files/ae/resource_files/the_story_of_william_wilson.pdf

 

註二:

米高J福克斯飾演《回到未來》經典角色Marty McFly起先為Eric Stoltz主演,電影開拍一個月後,因為Stoltz角色詮釋過於誇張,並與該片演員組的私人衝突,團隊於是宣佈由當時與電視喜劇Family Ties仍有合約的米高J福克斯替換上陣。

https://collider.com/back-to-the-future-eric-stoltz/

 

註三:

古羅馬時期,Senex(拉丁語為老人之意)頭銜只授予鄉里村鄰有良好聲譽或學識淵博的長者;現代英語中的Senator參議員的詞源由此而來。


感謝關鍵評論網【影劇】版2023/06/22刊登【影評】---《閃電俠》一分為二的超級英雄,伊薩米勒有巴布狄倫、琳賽蘿涵、死侍的影子

關鍵評論網電子報2023/06/22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7532


SHARE: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 Created by pipdig